外阴湿疹

概述

外阴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有明显渗出倾向的外阴过敏性疾病。外阴湿疹的皮疹多样性,瘙痒剧烈,易复发。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治疗上以外用药治疗为主,严重者需口服药物辅助治疗。如未及时处理,疾病易反复发作。

外阴湿疹

就诊科室: 妇科、皮肤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eczema of vulva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瘙痒剧烈、明显渗出、皮疹多样 好发人群: 肥胖者、糖尿病患者、患尿瘘、粪瘘者 常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硼酸溶液、氧化锌油剂、他克莫司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活检、阴道分泌物检查、显微镜下真菌检查 疾病分类

按照病程和临床表现分类

急性外阴湿疹

急性起病,有明显的瘙痒。

亚急性外阴湿疹

因急性外阴湿疹炎症减轻或不适当处理后病程较久发展而来。

慢性外阴湿疹

由急性外阴湿疹及亚急性外阴湿疹迁延而来,也可由于刺激轻微、持续而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化。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数月或更久。

根据病因分类

特应性皮炎

外阴湿疹可作为特应性皮炎的不典型临床表现。

接触性湿疹

与其他地方的皮肤相比,外阴皮肤屏障功能相对低下,而且常常与水分、汗液、阴道分泌物和尿液接触,易发生摩擦。清洁卫生用品、润滑剂和许多外用制剂会加重湿疹症状,尿失禁患者也常常伴随刺激性接触性湿疹改变。

病因

外阴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总的来说,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穿不透气的内裤、尿液或粪便的长期刺激、使用不透气的卫生巾等是外阴湿疹的高发因素。

主要病因

内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灶,如各种原因的阴道炎、尿道炎、慢性肠炎、肠寄生虫病。

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

神经精神因素。

遗传因素,与个体易感性有关。

外部因素

食物,如酒精,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

局部的清洁卫生产品,如卫生巾、浴液等。

生活环境,如炎热、潮湿等。

化纤不透气的衣物。

各种外用制剂,如外用药膏。

反复机械刺激,如搔抓。

诱发因素

穿不透气的内裤。

阴道分泌物多、出汗等刺激。

使用不透气的卫生巾和护垫。

外阴部使用药物或其他润滑剂。

外阴部经过湿润和摩擦。

流行病学

外阴湿疹较为常见,且多见于中老年人。湿疹病程不定、易复发、病期可互相转换、经久不愈。外阴湿疹在肥胖者外阴潮湿易出汗者、糖尿病患者等患者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好发。

好发人群

肥胖或超重者外阴易摩擦,且出汗较多,导致外阴常处于湿润状态,易产生外阴湿疹。

糖尿病患者,尿液中高糖分会导致外阴感染以及湿疹的发生。

患尿瘘、粪瘘者,外阴易滋生细菌,使湿疹的可能性增加。

慢性阴道炎的患者多有阴道分泌物,刺激局部外阴皮肤。

症状

外阴湿疹急性期典型皮损表现就是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典型皮损表现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外阴湿疹,代表了炎症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时期。

典型症状

急性外阴湿疹

皮损多样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皮损周围疱疹逐渐稀疏。

亚急性外阴湿疹

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仍自觉有剧烈瘙痒。

慢性外阴湿疹

多对称发病,患部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亦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

其他症状

急性外阴湿疹

部分患者自觉瘙痒剧烈,搔抓、热水洗烫可加重皮损。

亚急性外阴湿疹

当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新的刺激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急性发作。

慢性外阴湿疹

部分患者急性期可伴有局部瘙痒剧烈,有灼烧感、疼痛。

并发症

瘙痒严重者会不断搔刮外阴部位皮肤,从而导致皮肤破溃,容易激发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性皮肤病。

细菌感染

急性外阴湿疹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痂、淋巴结肿大,常出现发热等。

病毒感染

急性外阴湿疹如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形成严重的疱疹性湿疹。

就医

急性外阴湿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皮损进程、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久坐、糖尿病患者、湿疹家族史者、患尿瘘和粪瘘者、阴道炎者,要每天进行外阴清洁,并积极治疗潜在的原发疾病。对于有疑似急性外阴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者、糖尿病患者、患尿瘘、粪瘘者、慢性阴道炎者等,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妇科检查。一旦体检中出现典型皮损表现,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典型皮损,并出现高热、流脓或者出现疱疹性湿疹等症状,高度怀疑外阴湿疹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外阴湿疹的患者,若出现高热、乏力,甚至昏迷,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一般建议患者到妇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高热、疱疹性湿疹应到皮肤科就诊。

如出现高热、全身败血症状可到感染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皮损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瘙痒剧烈、明显渗出、皮疹多样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乏力、高热、疱疹性湿疹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疾病的发病和加重有没有原因?

需要做的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观察皮损的形态、分布、表面的继发改变,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及皮损的发展过程,大多数情况即可判断。

组织病理活检

外阴湿疹患者一般不常规接受活检,但是如果临床需要鉴别诊断时,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急性湿疹

表皮内海绵水肿,可形成水疱,真皮浅部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嗜酸细胞浸润。

亚急性湿疹

角质层有不同程度的角化不全和结痂,表皮海绵水肿,棘细胞层中度肥厚,真皮内有炎性细胞浸润。

慢性湿疹

角质层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细胞层肥厚伴轻度海绵水肿形成,真皮内淋巴细胞、嗜酸细胞浸润。

阴道分泌物检查

检查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

局部刮取皮屑显微镜下真菌检查

进一步排除是否合并真菌感染。

诊断标准

典型皮损症状

即瘙痒剧烈,多形性、对称性皮损,急性期有渗出倾向,慢性期苔藓样变皮损。

组织病理活检

主要目的为了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外阴湿疹

治疗

外阴湿疹易复发,一般建议患者积极用药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周期 外阴湿疹目前可治愈,需要短期治疗。 保守治疗

系统治疗

首选兼有抗炎作用的抗组胺药物,如H受体阻断滞剂;亦可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种类的H受体阻断剂,或加用一种H受体阻断剂,以增强疗效。

钙剂、硫代硫酸钠可作为二线药物。

瘙痒剧烈顽固者可选用镇静催眠剂。

药物治疗

急性期有糜烂渗出时,宜用湿敷,可选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3%硼酸溶液、1:20醋酸铝溶液,每天三次;仅有红肿、丘疹、水疱、无渗出时,宜用含止痒剂的炉甘石洗剂或扑粉外用。

慢性期可选含有糖皮质激素和止痒剂的霜剂或软膏,可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尤卓尔)或0.1%糠酸莫米松霜(艾洛松),皮损消失后,改用非糖皮质激素药,如0.1%依沙吖啶糊剂外涂;苔藓化皮损外用0.05%~0.1%维A酸软膏或霜,应与糖皮质激素霜联用。

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如5%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与氟轻松软膏相当。

难治性患者可皮损内注射曲安西龙。

手术治疗

外阴湿疹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外阴湿疹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外阴湿疹皮损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外阴湿疹一般能治愈,但部分患者易复发。

能活多久

外阴湿疹经过正规治疗后可治愈,并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患者经治疗后皮损局部会出现皮肤增厚、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

复诊

外阴湿疹易复发,故病情稳定后亦需复诊。治疗初期应至少一周复诊一次,治愈后三个月复诊一次。

饮食

外阴湿疹患者需注意加强饮食护理,促进皮疹消退,渗出消失,提高身体免疫力,合理健康饮食。

饮食调理

尽量减少摄取油炸、辛辣类食品。

忌甜腻厚味食物。

瘙痒严重时忌海鲜及刺激、致敏食物。

饮食方面应该选择凉性、平性食物,例如冬瓜、丝瓜、白萝卜、胡萝卜、竹笋、苦瓜等。

宜选用祛温清热类中药,如白茯苓、泽泻、珍珠、白菊花、灵芝等。

护理

外阴湿疹患者的护理以皮损及瘙痒减轻甚至消失并不再复发为目的,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常护理

加强身体锻炼,加快身体代谢速率,有利于有害代谢废物的排出。

不要在患处进行搔刮,不要使患处受伤,防止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

避免用过热或过凉的水洗漱,尽量用温水。

不要穿易摩擦身体皮肤的紧身衣物,如纤维化衣服、毛线衣等。

适度清洗,保持外阴清洁,使外阴湿疹渗出尽可能减少,病情期间禁止同房。

病情监测

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于医生评估恢复效果。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需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确保疗效,降低复发。

预防

预防外阴湿疹,需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控制,阴道炎的治疗),避免体重过重,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局部皮肤刺激。

预防措施

穿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皮损处。

避免过度紧张以及焦虑,保证健康的睡眠,保持愉悦心情。

出现身体任何不适都应该及时治疗。

避免过度洗烫和反复搔抓私处。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勤换衣物等,保持室内的环境卫生及通风良好。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与性病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9.

[2]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779.

[3]顾伟程主编.精编妇女皮肤病学[J].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4,158.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616.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