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卵巢内形成的充满液体或固体的囊状结构。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一般在20~50岁女性当中多发,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有一定的恶性比例。生理性囊肿会在几个月经周期后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肿则要对症治疗。
就诊科室: 妇产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ovarian cyst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蒂扭转、囊肿破裂、恶变、感染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可移动包块、盆腔部位疼痛、压迫症状、性交时疼痛 好发人群: 青春期女性、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女性、未生育过的女性 常用药物: 孕三烯酮、炔诺酮、米非司酮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腹腔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 疾病分类生理性囊肿
在每个月经周期中,如果正常的卵泡持续生长,就可能形成生理性囊肿,生理性囊肿一般不会引发健康问题,也很少导致疼痛、不适,一般在2~3个经期周期会自行消失。
卵泡囊肿
正常情况下,成熟的卵子应该在月经周期中从卵泡释放出来,如果卵泡未成熟或者成熟后未破裂不排卵,卵泡就会继续生长。
黄体囊肿
当卵泡释放卵子后就会演变为黄体,当开始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当黄体内毛细血管出血或积液,就会导致黄体囊肿。
病理性囊肿
病理性囊肿又分为,非肿瘤性质和肿瘤性质,此类囊肿体积会较大,导致卵巢偏离原来的位置,并引发并发症。
皮样囊肿
专业术语称成熟型畸胎瘤,它们是由胚胎来源的细胞所形成,其内部含有各种人体组织,例如毛发、皮肤或牙齿,成熟型畸胎瘤恶变率仅2%~4%,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囊腺瘤
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是较为多见的卵巢良性肿瘤,此类囊状结构形成在卵巢表面,内部可能充满水性和粘性液体,均可发展成为交界性囊腺瘤或囊腺癌。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子宫内膜过厚、过薄都会影响怀孕,子宫内膜细胞在子宫外生长,在卵巢内出现囊性增生俗称巧克力囊肿,常伴有盆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腺症。
病因卵巢囊肿发生的原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可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可能与内分泌紊乱、饮食结构失衡等相关。如果在常规检查中发现卵巢囊肿,不必过于紧张,应该先在医生的指导下弄清楚囊肿的性质。
主要病因遗传因素
相关统计显示,25%左右的卵巢囊肿女性患者都有卵巢囊肿的家族病史。
生活因素
生活习惯不好、长期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心理压力过大等都可能会出现卵巢真性囊肿或者生理性卵巢囊肿。
内分泌因素
由于在临床中很多卵巢囊肿的患者都是由于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所导致的,而人体内雄性激素过量分泌是由于人体的多种内分泌系统异常且协同合作所导致的。
饮食因素
包括食物的污染,比如说蔬菜水果等使用了植物生长激素,或者家禽等在喂养的过程中加入了瘦肉精等。膳食结构不合理,高胆固醇饮食、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缺乏。
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空气不佳的环境下,如环境污染、环境恶变、吸烟或者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等环境下,均会导致患病。
手术因素
妇科疾病手术后可能会诱发卵巢供血障碍,内分泌紊乱,卵泡过度生长而形成囊肿,或由于卵巢与周边组织粘连影响卵泡的排出导致囊肿。
诱发因素药物
长期服用避孕药或克罗米芬等促排卵药物,可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进而诱发卵巢囊肿。
怀孕
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出现卵巢囊肿的可能性较大。
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病风险较高,因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可以附着在卵巢上,导致囊肿的形成。
卵巢囊肿病史
卵巢囊肿可由一个发展为多个。
家族史
25%左右的卵巢囊肿女性患者都有卵巢囊肿的家族病史,母亲若患病女儿患病的风险加大。
流行病学各个年龄均可以发病,主要的集中患病群体为20~50岁的女性人群,卵巢囊肿是女性特有的比较常见的疾病,以生育期女性发病率最高,大约为15%。相关统计表明,20%~25%的卵巢肿瘤患者存在家族史。
好发人群青春期女性
由于青春期的女性其内分泌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易出现卵泡黄素化,形成黄素化囊肿。
未生育过的女性
妊娠对于卵巢囊肿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对于未生育过的女性来讲,就没有妊娠与之相抗衡。
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女性
如果家里的母亲或者姐妹存在卵巢囊肿,自身患有卵巢囊肿的几率就相对高一些。
城市生活的女性
有数据显示城市女性的卵巢囊肿患病几率明显高于农村的女性,主要因为城市的生活压力较大,加上长期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会使得女性易患有卵巢囊肿,加上空气环境不佳、食物污染,电力辐射等均会增加患病的几率,除此之外,长期服用雌激素也会导致患有卵巢囊肿。
绝经女性
绝经女性是常见的患病群体,一般的患病群体都在50岁以上。
营养过盛的女性
营养过盛的女性,通常存在较多的热量、脂肪、高胆固醇以及高蛋白等,这些都是患病的影响因素。
症状绝大多数生理性卵巢囊肿几乎不会产生任何不适症状,甚至从生长到消退患者自己都感知不到,只有在卵巢囊肿体积较大且长期存在时,患者才可能有感觉。
典型症状可移动包块
腹内存在活动性的中等及以下大小的包块,一般来说包块没有触动感,但是触碰时往往可以从盆腔推动到腹腔。
盆腔部位疼痛
一般无触痛感,但是如果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会出现压痛感,随着并发症的严重性,而增加疼痛情况。
性交时疼痛
卵巢存在异常囊肿,囊肿内含液体,外壁组织薄而脆弱,因此在剧烈活动或碰撞之下都可能引起破裂。
压迫症状
囊肿过大时会导致压迫症状如尿频、肠梗阻等。
其他症状不孕不育
随着囊肿的变大,会使卵子、受精卵或者精子受到运行的阻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
消化系统反应
当卵巢囊肿出现破裂、蒂扭转等情况时,患者会出现体重减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腹部沉重或者饱胀感
当患有卵巢囊肿时,会出现腹痛以及腹部肿胀等情况,影响生活。
并发症蒂扭转
卵巢囊肿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当患者体位突然改变或在妊娠期、产褥期等子宫大小发生改变时产生蒂扭转,表现为突发盆腔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经医生确诊后需即刻手术,术中一般进行患侧附件切除。
囊肿破裂
分为自发性破裂和外伤性破裂(腹部重击、性交等),具体表现为剧烈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当囊肿体积越大时,破裂风险越高。
感染
此现象较为少见,多继发于扭转及破裂。
恶变
肿瘤生长迅速尤其在双侧,应考虑恶变的可能,可结合肿瘤指标等辅助检查,部分绝经女性形成卵巢囊肿可能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
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妇科体检的重要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由于很多妇科疾病在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定期的妇科检查可以有效的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存在月经紊乱和腹痛、腹胀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遵医嘱进行定期的检查。
就医指征体检时偶然发现卵巢增大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囊肿破裂、扭转时,腹腔会有急性疼痛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优先考虑去妇产科就诊。
出现半夜突发疼痛等症状去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多久了?
家里人得过这种病吗?
什么情况下病变会加重?
自家在家有没有吃过、用过什么药?
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
需要做的检查体格检查
观察腹部有无膨隆及其严重程度,初步判断囊肿的大小。触摸腹部,确定包块的大小、位置、活动度、是否有压痛等情况。叩诊腹部,判断有没有腹水及其多少。了解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器官状况,及包块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看到囊肿的大体情况,可观察整个盆腹腔,在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并吸收腹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确定诊断及术后监护。但对巨大肿块或粘连性肿块患者禁忌施行,也无法观察到腹膜后淋巴结。
影像学检查
超声是检查卵巢囊肿最简便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囊肿的部位、大小及是否存在腹水。磁共振可较好判断肿块性质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有利于病灶定位及病灶与相邻结构关系的确定;CT可判断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
病理学检查
鉴别诊断困难时行腹腔镜检查见卵巢大体囊肿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妊娠试验检查
妊娠试验检查用来确认患者是否怀孕。
肿瘤标志物检查
如CA125、 CEA、AFP、HCG等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CA125是卵巢肿物较敏感的肿瘤标记物,AFP是内胚窦瘤的最好肿瘤标志,在诊断和监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也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特异性很高的标志物。
诊断标准腹围明显增大、下腹坠胀、气促、心慌、尿频、经期不规律等表现。
腹部触诊时,摸到了边界清楚的肿块。妇检时,在子宫一侧或双侧触及表面光滑的球形肿块,肿块与子宫无粘连。
超声检查可见盆腔囊肿,可以通过超声描述对囊肿的良恶性作出初步判断(但不是确诊),CT或磁共振检查显示符合囊性改变。
鉴别诊断困难时行腹腔镜检查见卵巢大体囊肿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输卵管卵巢囊肿
输卵管卵巢囊肿为炎性积液,常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两侧附件区有不规则条形囊性包块,边界较清,活动受限。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检查可见卵巢大体囊肿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鉴别。
子宫肌瘤
浆膜下肌或肌瘤囊性变,容易与卵巢肿瘤混淆。肌瘤常为多发性,与子宫相连,检查时随宫体及宫颈移动,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
腹腔积液
腹腔积液常有肝、心脏、肾病史,平卧时腹部两侧突出如蛙腹,叩诊腹部中间鼓音,腹部两侧浊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而巨大卵巢囊肿平卧时腹部中间隆起,叩诊浊音,腹部两侧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但恶性卵巢肿瘤常伴有腹腔积液。
输卵管妊娠破裂
突然撕裂样剧痛,从下腹一侧开始向全腹扩散。宫颈举痛,患侧附件区扪及压痛性肿块,侧附件区呈低回声,其内有妊娠囊,通过影像学检查是否有输卵管妊娠不难诊断。
急性阑尾炎
转移性右下腹痛,先上腹后脐周。一般附件区无变化,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囊肿大小和类型,在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意愿,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周期 一般情况下,卵巢囊肿3~6个月会自行消退或缩小,如果是病理性囊肿对症进行短期治疗即可。 保守治疗绝大多数生理性卵巢囊肿即使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会在几个月经周期后自行消退,患者无需太担心。在囊肿发生破裂,但出血量较小时,可采取保守治疗,采用止血、抗感染、卧床静养、输液等。治疗期间医生会注意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药物治疗对于尚无手术指征的卵巢囊肿,可采取中西药物保守治疗。如为内膜样囊肿,可囗服短效避孕药;如怀疑为炎症性囊肿,可囗服抗生素或中药活血化瘀。
手术治疗如果未出现症状表现,可先进行观察。如果是卵巢囊肿较大,如5厘米以上甚至更大者;卵巢囊肿为实质性;绝经后出现卵巢囊肿并伴随腹痛、下腹坠胀不适症状的患者,建议进行手术切除囊肿。
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治疗良性卵巢囊肿,该手术适合年龄比较大,一般用于绝经或者45岁以上的女性患者。
卵巢囊肿切除术
一般应用于绝经前比较年轻的女性患者。如果卵巢囊肿手术后发生了粘连很有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所以在手术前患者需要权衡一下对生育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
相比于剖腹,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较多,如创伤较小、对患者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手术瘢痕小等,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囊肿较小的患者。
预后卵巢囊肿预后较好,绝大多数生理性卵巢囊肿即使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会在几个月经周期后自行消退,患者无需太担心。病理性卵巢囊肿在积极的治疗下也可以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能否治愈生理性囊肿一般情况下会自行消退或缩小,如果是病理性囊肿则要对症治疗可治愈。
能活多久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生理性囊肿需密切随访,即2~3个月检查一次,以后再根据情况调整检查间隔时间。如果是病理性囊肿则要对症治疗后患者应尽量定期门诊复查,要定期注意卵巢囊肿是否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再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饮食医护人员应依照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宜清淡饮食,加强营养支持。
饮食调理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品易生燥热,从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宜清淡饮食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等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饮食。
宜吃
枸杞 海带 红豆 龙眼 桃胶 葡萄 蜂蜜水 酸奶 芋头 查看更多>少吃
红枣茶 鸡蛋 红枣 羊肉 牛肉 海鲜 辣椒慎吃
大蒜 蜜饯 喜头鱼 豆浆 护理卵巢囊肿在治疗护理下可控制病情发展,使其趋于稳定,但在各种诱因作用下仍可复发,如果护理得当,大多数病人可以正常生活。
日常护理患者在出院以后要多休息,并适当的活动,日常生活应有规律,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过度的紧张与疲劳。
应加强营养,注重保暖,以避免感冒与咳嗽。
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手术后禁止盆浴及性生活至少2个月,若有腹痛、腹胀及呕吐等临床症状出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病情监测如果囊肿直径小于5cm,又无证据提示肿瘤,多为生理性卵巢囊肿,可以密切随访,即2~3个月检查一次,以后再根据情况调整检查间隔时间。要定期注意卵巢囊肿是否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再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如手术切除、化疗等。
心理护理大多患者对于卵巢囊肿及其治疗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缺乏,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此时家属应及时帮助患者疏导和宣泄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尽量满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卵巢囊肿患者要保持清醒,不要病急乱投医,千万不要滥用保健品,更加不能用保健品来替代药物治疗。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身体处于过度透支的状态,定期体检可以降低卵巢囊肿的发病率。
早期筛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由于很多妇科疾病在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定期的妇科检查,如子宫彩超、附件彩超、妇科内检、阴道镜检查等可以有效的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女性朋友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或有家族疾病史的女性,应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以预防囊肿,做到早发现与早治疗。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及伴侣卫生问题,注意会阴处的卫生,定期做好清洁的工作,避免细菌的滋生,勤换内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应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不要滥用保健品,更加不能用保健品来替代药物治疗。易扰乱激素的分泌,从而诱发卵巢囊肿的发生。
经期及产褥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妇科体检的重要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由于卵巢囊肿在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定期的妇科检查可以有效的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存在月经紊乱和腹痛、腹胀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遵医嘱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13-317.
[2]徐丛剑,华克勤.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83-1715.
[3]李英兰.72例卵巢囊肿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6(12):124-126.
[4]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2-53.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