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

概述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重型支气管肺炎是指肺炎病情危重,除了有全身症状重,表现为反复高热不退,精神差、气急、呻吟、拒食、呼吸困难、全身发绀等外。还表现为肺外的其他系统表现,如心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其他脏器的功能不全。

小儿支气管肺炎

就诊科室: 儿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ediatric bronchopneumonia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脓胸、脓气胸、肺大疱、肺脓肿、支气管扩张 治疗周期: 一般1周左右,病情严重者需长期持续治疗 临床症状: 发热、咳嗽、气促 好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儿童、特应性体质的儿童、营养不良的儿童、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的儿童 常用药物: 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红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 常用检查: 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 病因

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最常见为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可由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通常由呼吸道和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特应性体质的儿童、营养不良的儿童、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的儿童。

主要病因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呼吸道,发达国家儿童肺炎病原体以病毒为主。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鼻病毒等。发展中国家则以细菌为主,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增加趋势。

诱发因素

环境因素

在拥挤、通风较差的室内,以及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易导致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生。

个人因素

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病患儿、佝偻病、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容易在病原体入侵后,发生支气管肺炎。

流行病学

小儿支气管肺炎好发于冬春寒冷季节、2岁以下小儿。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在电镜下所见与副流感病毒类似,对乙醚敏感,无血球凝集性。在人上皮组织培养形成特有的合胞,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可见胞浆内包涵体。容易通过飞沫传播寄生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造成感染。

密切接触

部分患儿通过密切接触带有病毒的体液直接感染。

好发人群

特应性体质的儿童,伴有哮喘或易发生过敏。

营养不良的儿童,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可伴有佝偻病。

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的儿童。

儿童身体素质不佳,免疫功能低下,如伴有各种先天性疾病等。

症状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除此之外还会并发脓胸、脓气胸、肺大疱、肺脓肿以及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典型症状

发热

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热,亦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温可不升或低于正常。

咳嗽

较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反而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

气促

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

伴随症状

消化道症状

患儿常伴有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通常呕吐发生在剧烈咳嗽之后。若腹胀严重可向上压迫胸部,导致呼吸困难程度加重。

循环系统症状

支气管肺炎较为严重的患儿可出现脉搏增快,甚至可出现心力衰竭。患儿主要表现为口唇发绀、面色苍白、脸部四肢水肿、尿少等。

神经系统症状

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睹睡表现,年龄较小者容易发生惊厥。若并发脑膜炎、中毒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可出现明显嗜睡或频躁以及意识障碍。

其他症状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除出现发热、咳嗽、气促这些典型症状外,还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腹泻或呕吐等症状。

并发症

脓胸

临床表现有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其上方有时可听到管状呼吸音。当积脓较多时,患侧肋间隙饱满,纵隔和气管向健侧移位。胸部X线(立位)示患侧肋膈角变钝,或呈反抛物线状阴影,胸腔穿刺可抽出脓液。

脓气胸

肺脏边缘的脓肿破裂并与肺泡或小支气管相通,即造成脓气胸。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加剧、剧烈咳嗽、烦躁不安、面色发绀。胸部叩诊积液上方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若支气管破裂处形成活瓣,气体只进不出,形成张力性气胸,可危及生命,必须积极抢救,立位X线检查可见液气面。

肺大疱

由于细支气管形成活瓣性部分阻塞,气体进得多、出得少或只进不出,肺泡扩大、破裂而形成肺大疱,可一个亦可多个。体积小者无症状,体积大者可引起呼吸困难,X线可见薄壁空洞。

肺脓肿

由于化脓性感染造成肺实质的空洞性损害,并形成脓腔。常见的病原为需氧化脓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脓肿可侵及胸膜或破溃至胸膜腔引发脓胸。起病通常隐匿,有发热、不适、食欲缺乏和体重下降等。

支气管扩张

肺炎部位支气管阻塞,腔内淤滞的分泌物造成对支气管壁的压力,日久造成远端扩张。同时扩张的支气管,由于分泌物堆积,容易反复感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是支气管扩张的两个基本致病因素,而且呈恶性循环。

肺不张

患者发生肺炎之后容易导致支气管黏膜肿胀、平滑肌痉挛、呼吸道阻塞,导致肺组织含气量减少,从而发生肺不张。

就医

当患儿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典型临床表现时,应及时去儿科就诊。进行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注意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相鉴别。

就医指征

出现反复发热、咳嗽,伴气促、鼻翼扇动,甚至出现点头状呼吸、唇周发绀时,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建议患者前往儿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咳嗽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外呼吸困难、心慌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胸闷、胸痛、气促、发热、心悸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外周血检查

白细胞检查

细菌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胞质可有中毒颗粒。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偏低,亦有少数升高者,时有淋巴细胞增高或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时血清C反应蛋白值多上升,非细菌感染时则上升不明显。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时可升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时,可迅速下降。

病原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细菌培养和涂片是采集气管吸取物、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脓液和血标本做细菌培养和鉴定。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明确细菌性病原和指导治疗有意义,亦可做涂片染色镜检进行初筛试验。此外,血清学检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体水平,荧光多重PCR检测细菌特异基因,如肺炎链球菌编码溶血素(ply)基因。

病毒学检查

病毒分离是通过感染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鼻咽分泌物病毒培养、分离,是病毒病原诊断的可靠方法。病毒抗体检测的经典方法有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特异性抗病毒IgM升高可早期诊断,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进行性升高,急性期和恢复期(间隔2~4周)IgG抗体升高≥4倍为阳性。但由于费时太长,往往只作为回顾性诊断,限制了其临床实际应用。病毒抗原检测是采取咽拭子、鼻咽分泌物、气管吸取物或肺泡灌洗液涂片,或快速培养后细胞涂片,使用病毒特异性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法或放射免疫法可发现特异性病毒抗原。病毒特异性基因检测是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或聚合酶链反应(PCR)、反转录PCR等技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病毒基因片段。

其他病原学检查

如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可通过冷凝集试验、血清特异性抗体等检查进行检测。

胸部X线检查

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斑片状影,或融合成大片状阴影,甚至波及节段。对于一般状况良好且可以在门诊治疗的疑似肺炎患儿,无需常规行胸片检查。胸部X线检查未能显示肺炎征象而临床又高度怀疑肺炎、难以明确炎症部位、需同时了解有无纵隔内病变等,可行胸部CT检查。但需注意,胸部CT扫描和胸部侧位片不宜列为常规。对于临床上肺炎已康复,一般状况良好的患儿,无需反复胸部X线检查。

诊断标准

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比较简单,一般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的症状。肺部听诊闻及中、细湿啰音和(或)胸部影像学有肺炎的改变均可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确诊支气管肺炎后应进一步了解引起肺炎的可能病原体和病情的轻重。

鉴别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

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全身状况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胸部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若鉴别困难,则按肺炎处理。

支气管异物

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可有肺不张和肺气肿,可以此鉴别。若病程迁延,有继发感染则类似肺炎或合并肺炎,需注意鉴别。

支气管哮喘

儿童哮喘可无明显喘息发作,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胸部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和肺气肿,易与本病混淆。患儿具有过敏体质,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

肺结核

一般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胸部X线检查示肺部有结核病灶可资鉴别。粟粒性肺结核可有气促和发绀,从而与肺炎极其相似,但肺部啰音不明显。

治疗

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综合治疗,原则为改善通气、控制炎症、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治疗周期一般1周左右,病情严重者需长期持续治疗。

治疗周期 一般轻型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时间为7~10天,支原体肺炎至少用药2~3周,葡萄球菌肺炎总疗程4~6周。 一般治疗

室内空气要流通,以温度18~20℃、湿度60%为宜。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重症患儿进食困难,可给予肠道外营养。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注意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注意水、电解质的补充,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适当的液体补充还有助于气道的湿化。但要注意输液速度,过快可加重心脏负担。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

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青霉素中介者,首选大剂量青霉素或阿莫西林。耐药者首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者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

流感嗜血杆菌

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加舒巴坦。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首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产ESBLs菌首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首选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

卡他莫拉菌

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

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及罗红霉素。

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体外活性,但吸入利巴韦林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考虑到药物疗效与安全性问题,不推荐常规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

α-干扰素

临床上应用少,疗效存在争议。

磷酸奥司他韦

若为流感病毒感染,可用磷酸奥司他韦口服。

糖皮质激素

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降低颅内压。适用于出现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出现脑水肿、胸腔短期有较大量渗出的患者。

手术治疗

小儿支气管肺炎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氧疗

有缺氧表现,如烦躁、发绀或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时需吸氧,多用鼻前庭导管给氧,新生儿或婴幼儿可用面罩、氧帐、鼻塞给氧。

气道管理

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气道的湿化非常重要,有利于痰液的排出。雾化吸入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分泌物堆积于下呼吸道,经湿化和雾化仍不能排除,使呼吸衰竭加重时,应行气管插管以利于清除痰液。严重病例宜短期使用机械通气(人工呼吸机),接受机械通气者尤应注意气道湿化、变换体位和拍背,保持气道湿度和通畅。

生物制剂

重症患儿可酌情给予血浆和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含有特异性抗体,如RSV-gG抗体。

预后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患儿能够治愈。部分严重患儿可能遗留慢性肺疾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重型患儿应遵医嘱按时复诊。

能否治愈

大部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经积极治疗后能够治愈,部分患儿可能会有后遗症的发生。

能活多久

小儿支气管肺炎一般不会影响患儿自然寿命。

后遗症

小部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遗留慢性肺疾病,如肺脓肿、脓胸、脓气胸等慢性肺疾病。

复诊

轻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愈后无需复诊,重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后半月到一个月复诊。

饮食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需要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调理

合理膳食,清淡饮食,注意营养丰富、均衡。

多食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新鲜水果蔬菜。

适当多吃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等,保证机体摄入足够能量。

注意限制盐分摄入,避免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重点,在于指导患儿正确按时用药、注意个人与环境卫生,按时复诊完善胸片、CT等检查,家长也要注意患儿的用药安全。

日常护理

注意环境卫生、患儿个人卫生,应远离吸烟等空气污染环境,注意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刺激呼吸道。

患儿应补充必要的营养,多喝水、多休息,经常变换体位,利于痰液排出。

病情监测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复诊时完善胸片或者肺部CT检查肺部恢复情况。

特殊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增减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毒副作用或药效不足。

不要滥用抗生素,不要随便自行使用镇咳药。

预防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预防重点在于增强体质、减少被动吸烟、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当患儿初次发生肺炎时应彻底治疗,并进行相关一系列检查。

预防措施

增强体质,减少被动吸烟,室内通风,积极防治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病等,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针对某些常见细菌和病毒病原,疫苗预防接种可有效降低儿童肺炎患病率。目前已有的疫苗包括肺炎链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流感病毒疫苗等。

关注气温变化,给儿童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流感季节时,儿童应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公众场合,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例如戴好口罩。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6.
[2]胡亚美名誉主编;江载芳,申昆玲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03.
[3]胡亚美.儿科药物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05.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693.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