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
汗疱疹为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患,好发于掌跖及指趾侧缘。皮损为位于表皮深处的针尖至粟粒大小圆形小水疱,周围无红晕,内有清澈浆液或变浑浊,水疱可以融合成大疱,但通常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衣领状脱屑。患者自觉明显的瘙痒或烧灼感,病程慢性,春秋季容易复发。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dyshidrotic eczema 疾病别称: 出汗不良性湿疹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脓疱、蜂窝织炎、淋巴管炎 治疗周期: 视病情而定 临床症状: 手掌或(和)足跖部起水疱、瘙痒、灼烧感 好发人群: 过敏体质者、汗疱疹家族史、免疫力低下者 常用药物: 泼尼松、炉甘石洗剂、曲安奈德尿素软膏、2%~5%水杨酸软膏 常用检查: 真菌镜检、真菌培养、斑贴试验 病因汗疱疹病因尚不清楚,其中精神因素、病灶感染(特别是癣菌)、局部过敏或刺激、过敏性体质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可能与本病产生有关,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主要病因湿疹
汗疱疹可以是湿疹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湿疹可以作为其发病原因之一。
癣菌感染
约10%汗疱疹是癣菌疹的表现之一,尤其手汗疱疹常由于足癣的存在导致。
过敏因素
如对镍、钴或香脂等过敏所引起的系统性接触性皮炎,可以引起类似损害。
出汗不良
少数病例的汗疱疹是真正的出汗不良症,由于汗管不通畅,出汗过多而潴留于汗管内,于是形成汗疱疹。
遗传因素
双胞胎可以同时患本病,有些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0%患者伴特应性体质。
诱发因素气候湿热或季节变化,长期情绪紧张、压力大,吸烟、紫外线照射以及患有艾滋病等基础疾病,均可诱发汗疱疹。
流行病学汗疱疹的男女患病率相同,其中中青年人群是汗疱疹的好发人群。80%患者单纯手发病,10%患者手足同时受累,10%患者单纯足部受累。
好发人群过敏性体质的人群。
情绪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的人群。
家族有遗传汗疱疹的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症状汗疱疹的症状是位于表皮深处有小水疱,其分散或成群发生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分布。本病有程度不同的瘙痒及烧灼感,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多数患者较起病急,症状相对较重,但是一般可治愈,预后良好,本病可继发感染。
典型症状位于表皮深处的小水疱呈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分散或成群发生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分布。
水疱内含清澈浆液,偶尔可变为浑浊。水疱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脱皮,露出红色新生上皮,薄而嫩,此时常疼痛,但周围皮肤正常。
本病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但一般于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剧,入冬自愈。
伴随症状汗疱疹可伴随多汗症状,也有患者伴有剧烈瘙痒、刺痛及烧灼感。
并发症脓疱
患有汗疱疹的病人因经常搔抓患处,易引起细菌感染而形成脓疱。
蜂窝织炎
汗疱疹患者细菌感染会引发蜂窝织炎,表现为患处皮肤局部剧痛,呈弥漫性红肿,境界不清,可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初为硬块,后中央变软、破溃而形成溃疡,约2周结瘢痕而愈,可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淋巴管炎
汗疱疹患者细菌感染会引发淋巴管炎,表现为在伤口附近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手指轻压后,颜色可消退,局部硬肿并有压痛;并伴有发热、恶寒、乏力等全身临床表现。
就医汗疱疹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易感人群(如过敏性体质、有汗疱疹家族遗传史、情绪焦虑、免疫力低下等),对于有疑似汗疱疹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对于手部或(和)部足出现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的小水疱,并伴有瘙痒感或者灼烧感的病人,应及时就诊。
对于已经确诊汗疱疹的病人,因经常搔抓患处而引起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疱、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感染性疾病时要及时就诊。
对于病情反复发作、时好时坏的病人应及时就诊,从而分析病因对症治疗。
就诊科室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
若患者出现其他急性感染症状,如脓疱、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可到相应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什么时候开始有症状的?
目前都有什么感觉?(如刺痛、烧灼感、瘙痒等)
疼痛、瘙痒等是间歇性发作还是持续性发作?
既往有没有类似的病史?
最近接触过什么东西吗?(如花粉、金属、化学物质等)
是过敏性体质吗?
家里有没有其他人也得了这种病?
需要做的检查皮肤真菌镜检
皮肤真菌镜检是通过直接镜检的方法,找到菌丝和孢子,以供初步诊断。
真菌培养检查
真菌培养检查是对真菌进行培养并对真菌的菌属进行鉴定,进而对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的方法。
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致敏原,找出致敏原因,从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及预防。医生选择合适的试剂然后贴在患者的皮肤上,来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以此来确定致敏原。
病理检查
一般不进行该项检查,对于治疗无效者,可进行该项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诊断标准手足出现剧烈瘙痒的水疱,且呈对称性分布,临床表现符合汗疱疹的典型特征。
皮肤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检查在显微镜下见到致病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即确诊为此类真菌感染而引起的汗疱疹。
斑贴试验找到致敏原,即确诊为此类物质引起过敏而导致的汗疱疹。
鉴别诊断根据季节性发作、对称发生于手掌、损害多为小水疱、干后脱皮等特点,诊断并不困难,常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水疱型手癣
常先有足癣再有手癣,多为一侧性,一般不对称,可侵犯指甲引起甲癣,侵犯到手背,引起边缘成弧形的皮损,真菌检査阳性。而汗疱疹皮损为表皮深处的小水疱呈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真菌镜检可见菌丝和孢子。
汗疱型癣菌疹
水疱较浅,疱壁较薄,常有活动的皮肤藓菌感染的病灶,病灶治愈后癣菌疹即自愈,皮肤癣菌素试验阳性。而汗疱疹表现为明显的深在性小水疱。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皮损表现主要是表皮剥脱,与汗疱症十分相似,有时很难鉴别,但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无明显的深在性小水疱,而汗疱疹有明显的小水疱。
治疗由于汗疱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以药物治疗为主。
治疗周期 该病的治疗周期因人而异,与患者病情相关。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短程口服泼尼松可迅速收效,一般短期使用。外用可用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等,可促进表皮脱落,长期食使用可能会出现皮肤萎缩的情况。
抗组胺类药物
如氯雷他定等,可以抗过敏,缓解瘙痒等症状。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头痛、嗜睡、口干、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胃炎以及皮疹等。
1%酚炉甘石洗剂
可缓解皮肤干燥、瘙痒症状,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用药后可能引起短暂的轻微疼痛,一般不会引起剧痛,如果患处皮肤有破损或渗液,就有可能会引起明显的疼痛,此时应慎用。
水杨酸软膏
外用对角质有溶解作用,具有抗菌作用,使用后可有刺激感或接触性皮炎,大面积使用吸收后可出现水杨酸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神志模糊、精神错乱、呼吸急促、持续耳鸣、剧烈或持续头痛、刺痛。
10%尿素脂
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能够缓解皮肤上出现的干裂以及干燥情况,促使皮肤变得柔软嫩滑。
其他药物
使用肉毒素可缓解患者手脚多汗的症状,但可能会诱发水疱。另外,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手术治疗汗疱疹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抽疱液
若水疱过大,可到医院在做好皮肤消毒的情况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
光疗
严重的汗疱疹患者,还可以到医院进行局部紫外线光疗。
预后汗疱疹能治愈,但易复发,并无生命危险。发生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久治不愈指甲可能发生萎缩,出现如横纹、增厚、变色、点状凹等甲改变。
能否治愈汗疱疹能治愈,但部分患者治愈后存在复发可能性。
能活多久汗疱疹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饮食汗疱疹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类食物,避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饮食调理宜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各类谷物,有助于机体恢复。
谨慎食用辣椒、葱、洋葱等辛辣食物,以及海鲜、牛羊肉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患者应少喝酒,防止加重病情。
宜吃
菠菜 茭白 小麦汤 面片 绿豆汤 西瓜 梨子 葡萄少吃
羊肉 冰激凌 豌豆 芡实 石榴 芋头慎吃
生姜 辣椒 护理汗疱疹患者要持续、规范、足疗程的用药,注意病情监测,观察疾病恢复情况。同时保持手部和足部干燥,生活上注意避开引起汗疱疹的原因,以免发病。
日常护理汗疱疹患者需谨遵医嘱,持续、规范、足疗程的用药。
对于汗疱疹的病人来说,自我防护很关键,生活上注意避开引起汗疱疹的原因,保持手部足部干燥,避免搔抓患处。
注意调节情绪,不要过于紧张、焦虑等,缓解自身压力。
禁用热水清洗患处,用温和、无刺激的肥皂或洗手液清洁手部。
避免到抓患处,避免感染。
保持手部保湿,避免干燥,避免佩戴戒指等。
特殊注意事项可以去医院查一下过敏原,以便更好避开让自己过敏的物质,如花粉、镍、钴以及化学物质等。
注意避免环境因素或者换季引起的汗疱疹复发。
预防汗疱疹病因不明,无法从根本预防疾病的发生,但可以在生活上对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预防措施平时注意皮肤保养,保持手部、足部干燥,穿透气的鞋子。
注意调节情绪,舒畅情志,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检测过敏原并且有效避开过敏原,避免接触镍、铬类金属,避免接触刺激性化学试剂。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高级课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68-269.
[3]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J].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245-246.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