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

概述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最常见的皮肤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好发生在老年人,以紧张性大疱为特点,黏膜受累较少见,需要结合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一般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后逐渐减药,积极规律治疗者一般预后较好。免疫病理发现基底膜有IgG和C3补体沉积,多无黏膜损害,小部分患者在口腔上出现非瘢痕性水疱和糜烂。

大疱性类天疱疮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Bullous pemphigoid 疾病别称: 类天疱疮、老年天疱疮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低蛋白血症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瘙痒、大疱、黏膜损害 好发人群: 老年人 常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氨苯砜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皮肤病理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病因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主要是自身抗体引起,无传播途径。60岁以上老年人好发本病,原因不清,本病暂无明显的诱发因素。

主要病因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天疱疮抗体与抗原(BPAG1和BPAG2)结合,激活补体、过敏毒素C3a和C5a形成,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并黏附到基底膜上,释放溶酶体酶,导致基底细胞膜半桥粒和锚丝等断裂及消失,形成水疱。

流行病学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个典型的老年病,男女发病率相近,偶发于儿童,本病无地域倾向性。

好发人群

60岁以上老年人好发本病。

症状

大疱性类天疱疮通常为四肢的非特异性皮损伴明显的瘙痒,可出现暗灰色红斑,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可泛发全身,尼氏征阴性,少数患者可有黏膜损害。

典型症状

瘙痒

瘙痒可持续几天到几年,伴有非特异性皮疹,皮疹可为荨麻疹样或湿疹样,持续几周到几个月。

早期皮疹

在水疱出现前,常有一定形状的暗灰色红斑出现,类似多形红斑或疱疹样皮炎。

特异性皮疹

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好发生在胸腹、腋下、腹股沟、四肢屈侧,一周内可泛发全身,水疱自樱桃大至核桃大,呈半球状、疱壁紧张、疱液澄清、疱壁厚,可数天不破,尼氏征阴性。水疱破裂后糜烂面不扩大且愈合较快,痂脱落后留有色素沉着。皮疹成批出现或此起彼伏。

黏膜损害

少数患者可有黏膜损害,多在皮损泛发期或疾病后期发生,主要侵犯舌、唇、腭、咽、会厌、外阴、肛周、食管等处黏膜,黏膜上发生小水疱,糜烂但是容易愈合。

其他症状

大疱性类天疱疮如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会有相应临床表现。

并发症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由于水疱泛发容易继发感染,大量的疱液及疱壁的出现,会引起蛋白的丢失,可引起低蛋白血症。

就医

老年患者皮肤出现多发的紧张性水疱,伴有瘙痒感时,需及时就医,完善免疫荧光检查、皮肤病理检查,医生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确诊本病。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控制后逐渐减药,及时规律治疗者一般预后较好。

就医指征

老年患者出现皮肤瘙痒伴水疱,皮疹反复出现,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就诊科室

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治疗。

医生询问病情

出现症状多长时间了?

出现皮疹前有无用药?

哪些部位有皮疹?

有什么自觉症状?

有无用药治疗?何种药?效果如何?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老年患者,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好发生在胸腹、腋下、腹股沟、四肢屈侧,水疱自樱桃大至核桃大,呈半球状,疱壁紧张,疱液澄清,疱壁厚,可数天不破,尼氏征阴性。

皮肤病理检查

表皮下水疱,疱顶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无棘层松解,陈旧的疱顶表面可坏死、萎缩。水疱内为纤维蛋白构成的网架中含嗜酸性、中性粒细胞。疱底真皮乳头呈指状凸入腔内似彩球。晚期水疱因基底细胞再生可形成表皮内水疱,在炎性大疱型类天疱疮中真皮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混有单一核细胞核中性粒细胞,也可形成小脓肿,但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在表真皮的基底膜带IgG和C3或仅有C3呈线状沉积,有时可见到IgM、IgA。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3/4的类天疱疮患者有针对表皮基底膜的循环IgG自身抗体,假阳性很少。

诊断标准

患者临床表现为红斑或正常皮肤上有紧张性大疱,疱壁紧张,不容易破溃,尼氏征阴性,糜烂面容易愈合。

黏膜损害少而轻微。

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表皮下水疱,基底膜带有IgG线状沉积。

血清中有抗基底膜带循环抗体。

鉴别诊断

寻常型天疱疮

主要表现为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豌豆到蚕豆大的水疱,疱壁松弛,极易破裂形成糜烂面,不易愈合,黏膜损害广泛而严重,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示表皮内有棘层松解,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表皮细胞间有IgG和C3沉积。

疱疹样皮炎

皮损常呈多形性,可有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常以水疱为主,水疱常集簇成群或排列成环状或地图形,水疱壁紧张,尼氏征阴性。组织病理可见表皮内水疱,直接免疫荧光可见基底膜带有IgA和C3沉积,由此可与大疱性类天疱疮鉴别。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本病儿童与成人均可发病,皮损好发于躯干、四肢,主要表现为腊肠样排列的紧张水疱。组织病理可见表皮下的水疱,直接免疫荧光可见基底膜带有IgA呈线状沉积具有特异性。

治疗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病情,一般首选糖皮质激素,局限性大疱性类天疱疮仅外用糖皮质激素乳剂即可。对于泛发的严重病例需要系统治疗,减少皮疹损害和系统治疗的并发症,包括预防骨质疏松、保护胃、评估心血管功能、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需要注意创面的护理,注意患者营养的均衡。

治疗周期 大疱性类天疱疮一般需要长期治疗,逐渐减药至停药。 一般治疗

医务人员会用灭菌的刀剪,从底部划破水疱,或用针管将水疱里的液体抽出来。如果有糜烂面,医生还会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病变部位,防止继发感染。

如患者有其它疾病,比如糖尿病,需要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否则可能影响创面愈合。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对于局限性类天疱疮,可首先试用强效的糖皮质激素霜剂,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还可减少系统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对于泛发者需要系统给予糖皮质激素,用药必须检测激素副作用,比如骨质疏松、离子紊乱、血压及血糖等。

免疫抑制剂

不推荐单独使用,在皮质激素剂量不能减至可接受水平时,方可使用,同样需要检测相应副作用。

抗生素

对轻到中度病情,可单独应用四环素或四环素联合烟酰胺,红霉素联合烟酰胺。

氨苯砜

少数患者应用有效,和磺胺嘧啶联合应用,15%~44%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其他治疗

对于通过上述治疗效果甚微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血浆置换治疗法。

预后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程慢性,可自发的加重或缓解,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症状能缓解。患者需定期复诊,检测药物副作用。

能否治愈

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症状能缓解,部分患者皮疹反复,治疗效果差。

能活多久

老年患者发病第一年的死亡率在10%~40%。患者同时患的其他疾病和治疗方式,如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也可影响整个病情和死亡率。

复诊

患者治疗期间需每1~2周复诊一次,在6~9个月内逐渐调整激素用量。

饮食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应规律饮食、均衡营养、高蛋白饮食,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饮食调理

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消化道的溃疡,服药同时需要注意避免饮酒,进食辛辣、刺激、质硬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患者宜进食富含钾离子、钙离子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牛奶等,有助于减轻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低钙低钾。

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应注意皮肤创面的护理,避免感染,有破损时不要接触水,保持创面干燥,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

日常护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必须遵医嘱使用,逐渐减量,检测药物副作用。

患者要避免皮肤潮湿多汗,有破损时不要接触水,保持创面干燥,以免创面感染。

病情监测

患者要严密监测皮肤状态,出现新发水疱随时去医院就诊。

心理护理

老年人对疾病恐惧,同时由于剧烈瘙痒及多发的水疱容易对患者的身体心理造成影响,家人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帮助其调整心态,勇敢面对,对于睡眠不佳、忧思严重者可以到心理门诊就诊。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也不要随意改变用药量。如果感觉目前药物无效,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预防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由于体内含有自身抗体,从而引发水疱样皮疹,目前无有效预防方法。对于出现剧烈瘙痒,对于一般治疗欠佳者,需要考虑是否为本病,及时完善检查,越早明显诊断,给予治疗,对患者越有利,如伴有内其他疾病及时去相关科室诊治,不要自行用药,避免过度治疗。

早期筛查

本病暂无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但是对于老年患者,如出现典型皮疹、水疱,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行皮肤病理检查、免疫荧光检查,明确诊断。

预防措施

本病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合理膳食、三餐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四版[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43-845.

[2]Jean L Bolognia, Joseph L Jorizzo ,Ronald P Rapini(著)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项蕾红(译).皮肤病学第二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489-497.

[3]吴志华,樊翌明.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591-593.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754.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