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纤维瘤

概述

皮肤纤维瘤又称纤维性组织细胞瘤、结节性表皮下纤维化病、硬化性血管瘤,是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灶性增生所致的一种真皮内的良性肿瘤。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青年多见,无遗传倾向。最常发生在四肢伸侧。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20%病例有外伤史。

皮肤纤维瘤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肿瘤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Dermatofibroma 疾病别称: 纤维性组织细胞瘤、结节性表皮下纤维化病、硬化性血管瘤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色素沉着、瘢痕 治疗周期: 病情不同治疗周期不同 临床症状: 质地坚实的硬节 好发人群: 昆虫叮咬史者、外伤史者、中青年 常用药物: 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 常用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血常规 疾病分类

根据组织病理检查可分为两型:

纤维型

主要由散在的幼稚胶原纤维组成,排列不规则,交错成条索状或漩涡状,纤维束间可见纤维细胞。

细胞型

由大量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构成,而仅有少量的胶原纤维。80%以上的纤维瘤皮损中,其中央上方的表皮明显增生。

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不明。有些病例可能与局部轻微损伤有关,如昆虫叮咬或钝器损伤。亦与病毒感染也有一定关系。本病非传染病,无传播途径,好发于有病毒感染史或局部外伤史的青年。

主要病因

确切病因不明,可与以下因素有关:

损伤

有些病例可能与局部轻微损伤有关,如昆虫叮咬或钝器损伤等。

外伤

本病可能是外伤后成纤维细胞的一种反应性增生性炎症。

病毒感染

有研究表明,本病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细胞增生

有些学者通过电镜观察,皮肤纤维瘤内有大量较不成熟的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紧密接触,成纤维细胞内可见发达并扩张成囊状的粗面内质网,说明功能活跃,认为大细胞增多可能是引起纤维增生的原因。

诱发因素

外界刺激因素

工作、生活环境长期接触辐射、化学污染等危险刺激因素。长期接触此类危险因素易诱发局部细胞的异常增生,可引发本病。

外伤因素

局部有外伤史,反复的局部轻微外伤刺激,如虫咬,同一部位反复磕碰等均会形成对局部皮肤的刺激,诱发本病。

流行病学

本病属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加,出现足底病变患者通常比较年轻。手掌纤维瘤病更常见于男性,男性患病群体的数量是女性的4倍。足底纤维瘤病则不同,发病性别上有微弱的男性优势。患有手掌纤维瘤病的群体约占人口1%~2%,足底纤维瘤病患者大约占人口的0.23%,本病最常见于北欧血统,少见于非白种人。

好发人群

曾有病毒感染史或外伤史或昆虫叮咬的中青年。

症状

本病较常见,男女均可发病,一般发病于20~50岁,无遗传倾向,可自然发生或有外伤昆虫叮咬史。通常单发,少数可多发,皮损为质硬的结节,高出皮面,呈扁球形或纽扣状,表面光滑。好发于四肢伸侧,上臂多见,但也可见于胸背及面部。一般为正常肤色、黄褐色或黑褐色。

典型症状

好发部位

本病好发于患者四肢伸侧,上臂多见,但也可见于胸背及面部。常单发,偶可见多发性损害。

皮损形态及进展

皮损为稍隆起质地坚实的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直径0.5cm~1.5cm,呈正常皮色、淡红色、黄褐色或黑褐色。皮损与皮肤粘连,与深部组织不粘连,可推动。

结节生长速度

生长缓慢。

其他症状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偶可有轻度痒感或阵发性刺痛等不适。皮损常持久存在,少数亦可自行消退。泛发型皮肤纤维瘤好发于成人,较少见,皮损与单发者相同,但泛发而对称,无簇集倾向,成批发生,常自行消退。

并发症

本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因个人体质不同,局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与瘢痕。

就医

本病患者来诊主诉常为发现四肢、躯干皮肤表面有圆形凸起小硬节。症状发现的早期前来就诊有助于改善预后,防止因瘙痒自我抓挠至皮损破裂,继发感染,使病程延长。故患者在发现有硬节凸起时及时就诊,可先就诊于皮肤科。需行体格检查、血常规、组织病理活检等检查来确诊。

就医指征

患者发现四肢、躯干皮肤有散在硬节突出者应及时就医。

患者发现皮肤表面有凸起硬物,可推动,边界不清者应及时就医。

患者皮肤表面有圆形肤色或深褐色凸起,且伴有皮肤瘙痒者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因结节首发为皮肤表面凸起,故患者优先选择就诊于皮肤科。

患者怀疑可能为肿瘤后到肿瘤科就诊行病理检查判断良恶性。

医生询问病情

有什么症状?(四肢、躯干出现硬节)症状持续多久?

既往有何皮肤病史?既往有无肿瘤病史?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家里是否有人患此病?

对食物、药物有过敏吗?

需要做的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

镜下表现为真皮内结节,无包膜,边界不清,有数量不等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所组成,结节上的表皮明显增生,伴色素增加。

免疫组化检查

对该疾病有诊断价值,其损害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与上表皮常有一狭窄的正常胶原纤维带相隔,表皮明显增生,表皮突规则延长,伴基底层色素增加。

体格检查

视诊

医生视诊可见患者四肢伸侧、胸背及面部有单发结节,大小在0.5~1.5cm之间

触诊

医生触诊结节质硬,无包膜,边界不清。

血常规

可见白细胞轻度升高。

诊断标准

本病确诊需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与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

病史

局部有轻微外伤史或病毒感染史。

症状和体征

患者早期有淡褐色丘疹、小结节,其质硬且与表皮粘连。

患者皮损好发于四肢,常为单发,但有时可见多发性损害。

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此为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

纤维肉瘤

为皮下不规则肿块,质硬,肿块迅速增大,呈紫红色,逐渐破溃。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鉴别,肉瘤瘤细胞核呈异型性,本病为良性结节,无异型性。

瘢痕疙瘩

常继发于外伤、手术、化脓性损害,局部发生斑块伴疼痛,表面光滑,失去正常纹理,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本病起病前多无明显外伤史,且患者无明显疼痛感,以临床表现来鉴别,也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不同来与本病相鉴别。

结节性黄疣

皮疹为扁平或圆形隆起性结节,黄色或橘黄色,质硬,有融合倾向,好发于四肢关节伸侧面。一般为正常肤色、黄褐色或黑褐色,以临床表现与本病相鉴别。

皮肤平滑肌瘤

好发于下肢,呈球形结节,略高于皮面,阵发性刺痛,尤以寒冷刺激为明显,本病无冷热刺激加重表现,也可通过组织病理血检查与本病相来鉴别。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病理上瘤细胞核为异型,可见核分裂象,表皮明显增生,有溃疡出现。本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无细胞异型性,无核分裂象,以此来鉴别。

治疗

患者若无自觉瘙痒、疼痛,则无需治疗。若有明显症状者,需要短期性持续治疗。可选择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或手术治疗,也可选择皮损内注射治疗,如醋酸泼尼松龙或曲安奈德A混悬液。

治疗周期 无症状者不需治疗,有症状者短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暴晒,做好皮肤防护。

药物治疗

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或曲安奈德混悬液。

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采用局部结节切除术,需要注意术后可能会产生瘢痕,要到正规医院处理。

物理治疗

液氮冷冻

主要针对于突出皮肤表面以及受到反复创伤刺激的病变,效果好,但仍有留疤或复发的风险。

激光治疗

包括二氧化碳激光、脉冲燃料激光。其效果较好,但可留下疤痕。

预后

本病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可通过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消灭局部结节。但本病易复发,可在治疗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于身体其他部位再发。建议本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身体检,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能否治愈

本病能治愈,可通过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消灭局部结节,但易再发。

能活多久

本病为良性肿瘤,极少出现恶变,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复诊

无需治疗的患者应至少每年行一次体检追踪疾病进展及有无累及其他系统。而有症状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保证至少每年一次体检,如有再发及时就医。

饮食

患者宜清淡饮食,忌食油腻食物。忌食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忌食鱼、虾等海鲜。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

饮食调理

宜清淡饮食,忌食油腻食物

忌食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忌食鱼、虾等海鲜,禁食引发个体过敏的食物。

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

护理

本病患者应尽量选择衣料柔软的衣物,避免粗糙衣物与皮肤摩擦。平日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暴晒,做好皮肤隔离。工作场所及居所均应远离辐射、化学污染等刺激因素。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日常护理

患者宜尽量选择衣料柔软的衣物,避免粗糙衣物与皮肤摩擦。

患者需注意防晒,做好皮肤隔离。患者平日应多饮水,保证皮肤水分充足,保护好皮肤屏障。

患者应该日常远离辐射、化学污染等刺激因素。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病情监测

本病患者应保持至少每年一次的全身体检。

心理护理

本病会影响皮肤美观,患者可能会因此感到焦虑,患者家属应积极开导患者。

特殊注意事项

通过液氮冷冻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护伤处,做好周围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预防

本病尚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手段,预防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如尽量避免皮肤外伤、避免昆虫叮咬,做好防晒,日常生活远离辐射、化学污染等危险刺激因素。建议每年均应行一次全身体检。

早期筛查

本病尚无简洁有效的筛查手段,建议保证每年一次的全身体检。

预防措施

做好皮肤保护,避免长时间暴晒,注意做好防晒工作,避免晒伤。

加强日常锻炼,增强体质。

工作环境及长期居所均应远离辐射、化学污染等刺激因素。

保持心境平和,避免长期的紧张焦虑及大的情绪波动。

避免外伤、昆虫叮咬。

参考文献

[1]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01:359.

[2]路永红主编,皮肤病性病诊断与治疗[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4:509.

[3]吴志华,李顺凡,王红丽,邓列华主编,皮肤性病学[M]第5版,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06:279.

[4]皮先明主编,皮肤病性病学中西医结合治疗[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01:336.

[5]刘军主编,现代皮肤性病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03:457.

[6]刘全忠主编,皮肤科临床工作手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08:336.

[7]朴永君主编,皮肤性病学[M]高级医师进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1:366.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755.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