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

概述

多汗症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偏瘫或脑震荡等引起的自主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糖尿病等引起,有时可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状态。多汗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一般能治愈,预后良好。

多汗症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hyperhidrosi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是 并发疾病: 足癣、体癣、臭汗症、毛囊炎 治疗周期: 1周 临床症状: 出汗过多 好发人群: 自主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家族史患者 常用药物: 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2%~4%甲醛溶液 常用检查: 淀粉-碘及醌茜染色法、汗液检测 疾病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局限型多汗和泛发型多汗。

局限型多汗

为多汗症的常见类型,男女均可发生,不同种族的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其定义为局部区域的排汗过多。局限型多汗约60%~80%的患者有家族史,表现为不完全外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泛发型多汗

主要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全身广泛性多汗。

病因

多汗症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偏瘫或脑震荡等引起的自主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引起,有时可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状态。现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各种因素导致交感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增多,加强了汗腺兴奋性而产生多汗有关,或由于汗腺神经紧张性增加,使汗腺对于正常强度的神经性和非神经性刺激的出汗反应增强。

主要病因

自主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

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偏瘫或脑震荡等引起的自主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糖尿病等引起,有时可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状态。

各种因素导致汗腺兴奋性加强

各种因素导致交感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增多,加强了汗腺兴奋性而产生多汗。

汗腺神经紧张性增加

汗腺神经紧张性增加,使它对于正常强度的神经性和非神经性刺激的出汗反应增强。

遗传因素

局限型多汗约60%~80%的患者有家族史。

诱发因素

精神紧张以及情绪波动容易引起神经冲动增加,从而诱发多汗症。药物、酒精或其他化学物质干扰机体正常调节功能。某些恶性肿瘤等,也容易诱发多汗症。

流行病学

多汗症临床发病率美国人大约有3%,局限型多汗约60%~80%的患者有家族史,表现为不完全外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好发人群

自主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患者

精神因素、偏瘫或脑震荡等引起的自主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糖尿病等,容易引起多汗症。

有家族史者

局限型多汗约60%~80%的患者有家族史。

症状

多汗症的患者在正常生活环境和条件下,出现局部或者全身皮肤异常多汗,男女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差异。多汗症患者可并发体癣、足癣、臭汗症、毛囊炎等疾病。

典型症状

局部多汗

掌趾、腋下、腹股沟、会阴部多见,其次为前额、鼻尖和胸前,其中掌趾最常见,无明显季节区别。常初发于儿童或青春期,25岁以后自然减轻。

全身多汗

主要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全身广泛性多汗,如感染性高热,口服退热剂后通过出汗进行散热。其他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脊髓),或周围神经损害或帕金森病、虚脱等也可以造成全身多汗。

并发症

体癣

当身体出汗异常增多,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体癣。

足癣

足部汗液挥发不畅,导致足底皮肤浸渍、发白,伴足臭,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足癣的发生。

臭汗症

腋窝部位多汗易同时伴发臭汗症。

毛囊炎、疖等

腋窝、阴部多汗时由于摩擦易发生擦烂性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

焦虑和抑郁

担心多汗引起难堪、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不敢与人靠近、频繁洗澡和更衣,都会增加心理负担,引起焦虑,甚至抑郁。

就医

皮肤汗液分泌异常增多时,需要注意考虑是否患有多汗症,建议患者到皮肤就诊,并进行淀粉-碘及醌茜染色法、汗液检测来确诊。多汗症患者建议与精神紧张或压力、运动后多汗相鉴别。

就医指征

皮肤出汗比平时多或者有异常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掌趾部、腋部、腹股沟等处皮肤出汗异常增多及时就医。

皮肤异常多汗并出现高热、头痛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多汗症患者可以去皮肤性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全身出汗均多还是仅有某些部位汗多?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头痛、头昏、乏力、口渴、恶心等)

是否有家族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淀粉-碘及醌茜染色法

淀粉-碘及醌茜染色法可用来显示其出汗方式,也可显示所选区域内汗腺最活跃的部位。淀粉-碘染色法将碘溶液(可用3.5%酒精溶液)涂于干净、已剃毛的皮肤表面待其干燥,然后将淀粉(可用玉米淀粉)刷在相应区域,出汗部位会变为蓝黑色。也可用浸过淀粉和碘溶液的纸来做。

汗液检测

需要时可以进行汗液检测,掌跖多汗症的分级标准中,“轻度”为手掌或足跖潮湿看不到明显汗滴,"中度”的特征为指端有出汗,“重度”可见汗液滴下。腋窝多汗可通过衣物浸渍程度来测量,认为浸渍<5cm为正常,5~10cm为轻度,10~20cm为中度,>20cm为重度。

诊断标准

通过临床表现、显色法和重量法可证实并量化多汗症。

显色法:可使用淀粉试纸-碘染色法来直接验证皮肤有无出汗。

重量法:通过称量滤纸使用前后的重量来测定局部部位所产生汗液的多少。

红外热成像法:可评价汗腺功能,比较不同部位甚至不同汗腺的功能。

患者可出现局部、全身出汗。

鉴别诊断

运动后多汗

持续时间短,无不适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

精神紧张或压力

任何人可出现这种情况,常见掌趾、腋窝,也可见面部,但无不适症状。

治疗

多汗症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其他治疗等方法治疗,一般治疗1周左右。

治疗周期 多汗症患者一般需要经过1周的治疗。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2%~4%甲醛溶液

明矾可收敛止汗、除臭,且无色、无味、无刺激性。5%鞣酸溶液、2%~4%甲醛溶液,使用后可能会有烧灼感或者出现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系统药物治疗

苯巴比妥、溴剂等镇静药:此类药物对情绪性多汗症常有效,副作用为镇静,使用时间长达数年。

阿托品、颠茄等抗胆碱能药物:此类药物口服暂时有效,不过要控制多汗症常需要较大剂量,而这时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则较大。常见不良反应有眼干、明显口干、失眠、精神状态改变,如意识模糊、幻觉、皮肤潮红、心悸、癫痫发作、视物模糊、高血压等,本治疗方法已趋向淘汰。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汗腺

对腋窝部多汗症通常有效,但腋窝皮肤全切后的典型副作用为术后伤口愈合后会遗留有显著瘢痕,为多汗症治疗的最后办法。

交感神经切除术

可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为掌跖多汗症的最终治疗手段,T2~T3水平交感神经切除对足趾多汗症有效。手术风险为Horner综合征、低血压、气胸,可出现躯干的代偿性多汗或味觉性面部泌汗。

物理治疗

电离子透入疗法:用自来水及直流电做电离子透入疗法,适用于手足多汗症。

其他治疗

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用于治疗腋窝多汗症,对掌跖多汗症也有效,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注射部位可有4~6个月近似无汗,不良反应为暂时性,常见注射部位疼痛和肌无力。

预后

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缓解或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多汗症的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些疗法会反复,如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疗法。

能否治愈

多汗症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能治愈。

能活多久

多汗症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多汗症患者进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疗法,需要手术后半年复诊。

饮食

多汗症患者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酒。

饮食调理

多汗症的患者应该多吃膳食纤维,在粗、细粮结合的前提下,多吃蔬菜。比如绿叶的蔬菜,包括菠菜、芹菜、油菜、油麦菜这类绿叶的蔬菜。

多汗症也应该多吃富含有维生素B族的食物,以及优质蛋白,包括蛋、瘦肉、奶,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食物。

多汗症的患者建议不要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喝酒。

护理

多汗症患者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干燥、洁净,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按时、按量用药,谨遵医嘱。

日常护理

了解各类药物,指导病人正确的涂抹或者直接帮助患者涂抹,涂抹时注意卫生,尽量用医用棉签涂抹。

注意保持皮肤的卫生,避免接触污染物,注意预防感染。破损处尽量不要接触水,不小心碰到污染物之后注意及时消毒清理。

每天沐浴,但不要用力擦洗,沐浴后彻底擦干身体,尤其是腋下。

不要穿紧身衣物,选择纯棉、宽松的天然纤维质地的衣服。

每次洗完脚后也要彻底擦干,可试试在脚趾缝里涂爽身粉。

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情绪、甲状腺、血糖的情况,血糖可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在家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则需要到医院检查。

心理护理

宽慰患者放松心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治愈,多出去看看美丽的风景,相信疾病一定能够治愈,相信医生,有助于疾病的缓解和恢复。

特殊注意事项

鞋子每天穿完要彻底晾干或晒干,可以两双鞋子轮流穿,不要每天穿同一双鞋子。

保持情绪稳定,不要激动或焦虑。

预防

多汗症患者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卫生。有其他疾病引起的多汗症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有家族史的注意及时就诊咨询。

健康生活,多锻炼身体,如每天去公园跑跑步锻炼身体。

改善生活习惯,如穿宽松、透气鞋袜,保持局部干燥及清洁,有不适时及时就诊治疗。

如果是由于基础疾病导致的多汗症,常见于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参考文献

[1]周舟,郝飞.红皮病的病因及流行病学[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04):488-490.
[2]张学军,涂平.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761.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