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糠疹

概述

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病因不明确,主要表现为皮疹,好发于面部,也可见于颈部、上臂及肩部,也可见于身体的其他部位。白色糠疹可自行消失,一般无需治疗,预后很少留疤痕,但极易复发。

白色糠疹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ityriasis alba 疾病别称: 单纯糠疹、桃花藓、面部干性糠疹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无 治疗周期: 2~3周 临床症状: 皮疹、色素减退、糠状鳞屑 好发人群: 儿童、青少年 常用药物: 硫磺软膏、B族维生素 常用检查: 鳞屑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疾病分类

泛发型白色糠疹(EPA)

EPA更趋向于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年人,病程更长。皮损呈泛发性、对称性,可累及躯干及四肢伸侧,而面部受累较少,皮损表面鳞屑较少,常无症状,合并特应性皮炎者,瘙痒则较为明显。

色素沉着型白色糠疹(PPA)

PPA几乎全部发生于面部,分布类似经典型PPA,皮损中央为浅蓝色的色素沉着区,周围绕以上覆鳞屑的色素减退性晕环,晕环宽度不定。

病因

白色糠疹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微生物感染或肠道寄生虫感染有关,维生素缺乏、日晒、营养不良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主要病因

白色糠疹病因至今未明,目前有以下学说:

中医学称为“虫斑”。因儿童多患肠寄生虫病,认为与肠寄生虫感染有关。目前看来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一是患者驱虫治疗后皮损未得到改善,二是镜检患者粪便虫卵阳性与否,在发病中并不具实际意义。

风吹、日晒、肥皂等可能为诱发因素,患者多发于春秋季节,可能与该季节湿度低,紫外线照射强度大有关,还可能因空气干燥和对流强度大,随风飘散的尘埃、风媒花粉等具有抗原或半抗原性物质,诱发延迟性变态反应,曾有文献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皮炎或亚型湿疹。

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可能与糠秕马拉色菌的感染相关,所以与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异位性皮炎、银屑病和皮肤垢着病等皮肤病的关系较密切。

特异性体质,有研究提示曾患过婴儿湿疹或湿疹家族史的患者易患此病。

诱发因素

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缺乏容易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代谢异常等问题,因此易引起白色糠疹。

日晒

过度太阳光下暴晒,皮肤受损,所以引起白色糠疹。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时,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白色糠疹的发生。

流行病学

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发病率高,好发于儿童、青少年。男女均可发病,春季发病率高。

好发人群

儿童

儿童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减弱,可能会发生白色糠疹。

青少年

青少年机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时,可能会造成白色糠疹的发生。

症状

白色糠疹主要表现为面部、上臂、颈部及肩部出现皮疹,皮疹部位色素减退,皮疹表面可覆盖鳞屑,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伴随皮肤瘙痒。

典型症状

皮疹

好发于面部、颈部、上臂及肩部,也可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初发为少数孤立圆形或椭圆形苍白色钱币大小斑片,表面干燥,附有少量细小灰白色鳞屑,基底炎症轻微或缺如,边界清晰。损害逐渐扩大,邻近者可相互融合呈不整型,有时可呈轻微淡红色,自觉微痒或不痒。

色素减退

皮损部位皮肤颜色较身体其他部位正常皮肤颜色减退。

无症状

患者通常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有的患者只有轻微的痒感。

就医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白色糠疹、改善症状,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儿童、青少年人群等,出现面部、颈部等部位的皮疹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面部皮疹,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面部皮疹,高度怀疑白色糠疹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白色糠疹的患者,若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症状出现多久了?

以前是否也有类似情况?

是否进行过治疗?

有没有其他疾病?

最近有没有长期暴晒?

需要做的检查

wood灯检查

用于鉴别白色糠疹和白癜风。

真菌镜检

用于排除花斑癣或其他真菌感染。

电子显微镜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患处黑素细胞变化。

组织病理检查

组织学变化为表皮轻度海绵形成,轻、中度角化过度,灶性角化不全。可见毛囊角质栓,皮脂腺略萎缩。

诊断标准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明显。

皮损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疹、边缘模糊,直径1~4cm,先为淡红色斑,后变为浅色斑。表面覆有少量糠秕状鳞屑。

好发于面部,少数亦发生于颈、躯干及四肢。

一般无自觉症状,偶尔有痒感。

鉴别诊断

白癜风

指盖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瓷白色色素减退斑,界线清楚,周围绕以素带,表面光滑无鳞屑。

花斑糠疹

皮损多数为灰黄色、褐色或浅褐色甚至灰黑色斑疹,斑疹逐渐增大,数目增多,可互相融合,好发于胸背、颈、肩胛等部位,亦可侵及头皮发际部。皮损边缘清楚,表面微微发亮,症状减轻或处于不活动状态则呈浅色斑。真菌镜检阳性。

贫血痣

用手摩擦皮损局部,皮损周围的皮肤发红,而白斑不红。好发于躯干,终生不消退。

治疗

白色糠疹多数患者一般无需治疗,可自行缓解,伴有不适症状的患者,可局部用药缓解症状,减少病情进展。

治疗周期 白色糠疹一般2~3周可好转。 药物治疗

口服给药

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有肠道寄生虫感染时可做驱虫治疗。

外用药物

主要以润肤为主的对症治疗,如凡士林油维生素B软膏、2.5%~5%硫磺软膏、1%~2%唑类霜剂、海普林软膏等。对于面部的皮肤损害,局部可外用不含有氯或氟的低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1%氢化可的松软膏。另外,维A酸类药膏也可局部外用。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风热型

治法

疏风清热,养血祛斑。

方药

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荆芥、当归、白芍、连翘、栀子、大黄(后下)、生石膏(先煎)、桔梗、蝉蜕、甘草。

按语

风热偏盛加金银花、菊花,肺胃热盛加黄连、天花粉,瘙痒时作加地肤子。

虫积型

治法

健脾利湿,驱虫消积。

方药

使君子散加减,使君子肉、苦速皮、陈皮、白术、焦榔片、甘草。

按语

若虫扰腹痛者加川椒、乌梅,食欲缺乏者加焦三仙、鸡内金。

预后

白色糠疹治疗后,预后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预后不留瘢痕,少数症状严重的患者预后可出现瘢痕。本病可自行痊愈,但极易复发。

能否治愈

白色糠疹一般可以治愈,皮损症状容易复发。

能活多久

白色糠疹一般不影响寿命。

复诊

白色糠疹极易复发,出现面部皮疹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复诊需携带病历资料及检查报告单,医生可能会做体格检查。

饮食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病情进展,缓解疾病症状。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合理控制食物热量,合理的餐次分配,禁食油腻、辛辣食物。

饮食调理

宜吃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忌吃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少吃高热量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护理

患者应注意患病皮肤的清洁,不抓、挠患病皮肤,以免加重病情。保持心情愉快,缓解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有利于病情的减轻。

日常护理

注意饮食均衡,少摄入辛辣食物。

充分休息,保障规律的生活作息。

不吸烟、不饮酒、不熬夜。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不抓、挠患处皮肤。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用温水清洗皮损部位,保持皮损部位湿润。

病情监测

白色糠疹患者应注意观察皮疹颜色、面积、脱屑情况、用药后的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学会缓解压力。

特殊注意事项

发病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皮肤清洁。

个人注意观察皮疹面积、颜色、脱屑情况。

预防

白色糠疹病因尚不明确,针对诱因可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发病的风险。

早期筛查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是否为白色糠疹,儿童及青少年应定期半年一次筛查。

预防措施

补充维生素,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避免日晒,出门做好防晒工作。

避免皮肤干燥,适当应用润肤霜。

平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但是不要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清洗。

参考文献

[1]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2]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丛玉隆.实用检验学:上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767.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