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黏膜缺损,累及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治愈后不留瘢痕。近年来认为病因是多因素的,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疼痛,即空腹时上腹部疼痛,进食后缓解,部分缓解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duodenal ulcer,DU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是 并发疾病: 大出血、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 治疗周期: 4~6周 临床症状: 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 好发人群: 青壮年男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人群 常用药物: 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铝碳酸镁 常用检查: 胃镜、X线钡餐检查、胃液检查、粪便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 病因

80%~90%的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部分与非甾体类药物的应用有关。过量的胃酸分泌、胃排空速度过速以及十二指肠的酸中和排除能力减弱,也是引发溃疡的主要原因。

主要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自身消化的产物,是胃液的消化能力超过胃和十二指肠黏膜防御能力的结果,即经典的“无酸则无溃疡”,此学说一直被视为消化性溃疡的理论基础。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强力抑酸剂的出现增强了溃疡的治疗效果,溃疡的治愈已不困难,但溃疡愈合后复发率居高不下,即使药物长期治疗,一旦停药仍可能复发。80%~90%的本病患者被发现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此菌后溃疡可愈合。

胃酸分泌过高

大量临床试验和研究证明胃酸的病理性升高是溃疡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胃液酸度过高,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十二指肠黏膜自身消化,可能是溃疡形成的重要原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基础酸分泌和最大胃酸分泌量均高于健康人,除与迷走神经的张力及兴奋性过度增高有关外,也与壁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关。

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异常

一些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胃排空速度较正常人快。液体排空过快使十二指肠球部与胃酸接触的时间较长,黏膜易于发生损伤。

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具有遗传素质。O型血者患十二指肠溃疡比其他血型者显著为高。另外,高胃蛋白酶血症Ⅰ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比较常见,但具体机制不清。

诱发因素

饮食因素

如酒精、咖啡、浓茶、辛辣调料等,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如不规则饮食、暴饮暴食等,都可使胃肠黏膜受到物理和化学损伤,导致黏液和黏膜屏障功能的下降,使溃疡的易感性增加。

吸烟

吸烟可抑制胰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从而减弱十二指肠液对胃酸的中和作用,并通过降低幽门括约肌的功能促进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另外,吸烟能增加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和减少前列腺素E的分泌,从而增加溃疡病的发病率并影响溃疡的愈合。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可使胃酸分泌增加,应激状态还可使胃排空率下降,使胃、十二指肠运动发生改变,尤其慢性情绪波动及恐惧刺激与溃疡的发生明显相关。

流行病学

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年龄多为35~4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的4倍,秋冬季发病率高于其它季节。

好发人群

青壮年男性。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的人群。

直系亲属有相关疾病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空腹时上腹部疼痛,进食后缓解,部分缓解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典型症状

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疼痛部位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疼痛特点为慢性过程,可自发缓解,但缓解后又好复发,为周期性、节律性发作。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餐后2~4小时或午夜发生,多为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其他症状

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反酸、嗳气、上腹胀、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部分患者无上述典型疼痛表现,仅表现为无规律性的上腹隐痛或不适,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

并发症

大出血

指引起明显出血症状(出血量>1000ml),并有失血性休克表现的大出血,表现为大量呕血、便血并伴有皮肤苍白、尿少等低血容量休克表现,约有5%~10%的大出血需外科手术。

急性穿孔

溃疡穿透浆膜层达游离腹腔即可致急性穿孔,是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并发症,也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急性穿孔的发生率约为消化性溃疡病的5%~10%,其中男性占90%。通常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比胃溃疡多见。一旦溃疡穿孔,就有致命危险,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死亡率为5%~13%,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穿孔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也相应增高。

瘢痕性幽门梗阻

因幽门管、幽门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形成瘢痕狭窄,合并幽门痉挛、水肿可以造成幽门梗阻。

就医

一旦出现周期性上腹部疼痛,且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缓解,需高度怀疑十二指肠溃疡,应积极就医。

就医指征

患者出现空腹时疼痛,应积极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防止并发症出现。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的人群,一旦出现腹部不适时需高度警惕溃疡,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就诊于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医生询问病情

腹痛发生的时间是餐前还是餐后?

腹痛进食后能否缓解?

除了腹痛之外,还有其他的症状吗?(如反酸、恶心、腹胀、恶心等)

有无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史?

需要做的检查

胃镜

胃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内黏膜的各种病理改变,对溃疡进行分期(活动期、愈合期和瘢痕期),根据不同分期决定不同治疗策略,并可进行快速尿素酶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活组织病理检查,对良恶性溃疡的鉴别很有价值。

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对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病变也是一种主要诊断方法,大多数十二指肠病变可通过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得到明确的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龛影是十二指肠溃疡病典型的X线表现。

胃液检查

对溃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基础酸排出量>10mmol/h,常提示胃泌素瘤的可能。

粪便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出血。

幽门螺杆菌检测

大部分胃溃疡病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且量较高,故需做此检测,可反映口腔到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的总量,以帮助临床确定用药。

诊断标准

依据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可作出初步诊断。

依据X线检查出现龛影或十二指肠球部激惹现象和变形等,或胃镜检查作出确诊。胃镜检查对鉴别良、恶性溃疡具有重要价值。

鉴别诊断

胃溃疡

胃溃疡是发生在胃内壁的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多表现为胃部疼痛,有灼烧感、食欲不振、腹胀等,可出现胃出血和胃穿孔,与十二指肠发病部位不同。可通过B超、内镜检查鉴别。

胃泌素瘤

本病又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有顽固性多发性溃疡或有不典型部位溃疡,多伴有腹泻和明显消瘦,具有难治性,是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引起高酸分泌所致,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200pg/ml,常>500pg/ml)。通过辅助检查可以鉴别。

胃癌

胃癌是指发生于胃部的癌症,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轻微的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可发生进展,出现上腹痛、体重下降等,可通过内镜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鉴别。

治疗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溃疡复发、减少并发症。

治疗周期 一般为4~6周。 一般治疗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饮食规律,戒烟、酒,并避免咖啡、浓茶、刺激性食物,避免使用水杨酸盐及非类固醇抗炎药。

药物治疗

抗(制)酸药

抗酸药能中和胃酸,并有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可以快速缓解疼痛症状,对溃疡愈合意义不大,多作为辅助用药,具体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主要有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类,对溃疡愈合有效。质子泵抑制剂可明显减少任何刺激激发的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比H2受体拮抗剂抑酸作用强而持久,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竞争H2受体,从而使壁细胞内环磷酸腺苷产生及胃酸分泌减少,可抑制基础及刺激胃酸分泌,尤其以前者为主,如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

胃黏膜保护剂

包括硫糖铝、胶体铋和前列腺素类药,可促进黏膜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促进黏膜修复。胶体铋尚有较强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但不可长期使用,避免因过量蓄积导致神经毒性。前列腺素类药主要用于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溃疡的预防,因会引起子宫收缩,故孕妇忌服。

幽门螺杆菌治疗

治疗上采用三联疗法,两种抗生素,加上质子泵抑制剂,四联疗法是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上铋剂,一般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铋剂一般用枸橼酸铋钾。如果有食管反流,还需要使用促胃动力药,比如多潘立酮和西沙必利。

手术治疗

择期手术

极为少见,唯一指征是Hp虽已根除,并已经过多个疗程的药物治疗,但溃疡仍顽固未愈,而且相关临床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者。

急症手术

相对较为多见,主要包括穿孔、出血和胃出口梗阻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其他治疗

部分药物及手术治疗均无效者,可行内镜下球囊扩张。

部分出现并发症,如出血患者,可进行内镜下治疗。

预后

十二指肠溃疡与患者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均有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及有效且规范的治疗,对溃疡的恢复、防止并发症等均有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积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可被治愈,但需注意此病可能复发。

能否治愈

十二指肠溃疡可治愈,但存在一定复发可能。

能活多久

十二指肠溃疡若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疗程结束后1月复查。

饮食

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生活要规律,避免劳累和精神刺激,注意保暖。饮食规律,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饮食调理

忌食粗糙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酸辣、油炸食品、豆类食物。

可进食蜂蜜,其内含有葡萄糖、果糖、有机酸,可以对肠胃黏膜的溃疡起到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十二指溃疡。

建议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豆腐脑、小米粥、面条等。

戒烟、忌酒。

宜吃
玉米 橘子 牛奶 南瓜 火龙果 鸡蛋
少吃
牛肉 阿胶 羊肉 花生 护理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故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促进疾病康复,其护理主要包括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严格遵医嘱服药。

日常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排解精神压力,避免出现不良情绪。

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禁食机械性、化学刺激性强的食物。

增强运动锻炼,加强体质。

吃饭时用公筷,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特殊注意事项

需特别注意各种药物的服用时间,严格遵医嘱服用,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预防

目前无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定时、定量进餐,保护肠胃。

平时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经常运动,增强体质。

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戒烟、戒酒。

对于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人,需及时调整,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体检,如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吴肈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邓守恒,陈萍,王一平.临床内科诊疗指南[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80-1386.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8.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