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小结

概述

声带小结又称为歌者小结、教师小结、喊叫小结等。典型的声带小结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此病多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如歌唱演员、教师以及经常需要喊叫的职业和喜欢喊叫的儿童。目前认为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声嘶,早期程度较轻,为声音稍粗或基本正常,仅用声多时感疲劳,时好时坏,间歇性。早期声带小结通过禁声,让声带充分休息,可自行消失,儿童的声带小结多在青春发育期自行消失。也可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可以治愈。

声带小结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Vocalnodules 疾病别称: 歌者小结、教师小结、喊叫小结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焦虑、抑郁 治疗周期: 视具体情况而定 临床症状: 发音乏力、用声疲劳、声音嘶哑 好发人群: 教师、歌手、演员、用声过度人群 常用药物: 喉片、西咪替丁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纤维(或电子)喉镜检查、间接喉镜检查 疾病分类

按年龄分类

成人声带小结

多与患者职业相关,多见于用声较多的职业,如教师、歌唱者和演员等。

儿童声带小节

又称为喊叫小结,此类声带小结在声带松弛时呈广基隆起,紧张时才可看到结节状突起。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需治疗,到青春期即可消失。

按发病部位分类

单侧声带小结

单侧发病,另一侧正常。

双侧声带小结

一般双侧对称,也可表现为其中一侧较大或较小。

病因

声带小结多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如歌唱演员、教师以及喜欢喊叫的职业人和儿童,目前认为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是声带小结的重要病因。典型的声带小结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结节状隆起,由炎性病变形成,发生于儿童者称喊叫小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

主要病因

声带小结多见于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如歌唱演员、教师以及需要经常喊叫的职业和喜欢喊叫的儿童,目前认为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是本病的重要原因。声带前2/3是膜部,后1/3是软骨部,即杓状软骨,膜部的中点即声带前、中1/3交界处。该处在发声时振幅最大,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会导致该处形成小结,或因该处血管分布与构造特殊,上下交错,发声时可出现捻转运动,使血供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

诱发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

如感冒、鼻窦炎、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等,此时声带已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持续发声,容易诱发声带小节。

胃食管疾病

如胃食管反流、咽喉反流的患者容易患此病,可能跟胃酸的刺激有关。

有害物质的长期刺激

如粉尘、刺激性气体、烟、酒精等物质的刺激,也可能诱发此病。

流行病学

声带小结主要多发于用声过度的人群,多为教师、歌手、演员患此病。

儿童发病人群中男孩较女孩多见。

20~50岁的女性更容易患此病,50岁以上患者较少见。

好发人群

声带小结好发于教师、歌手、演员等用声过度的人群。

症状

声带小结患者多表现为声音嘶哑,用声多时会感到疲劳,早期症状较轻,呈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由间歇性转为持续性。声音的音频及音调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表现出焦虑、抑郁及表达障碍等症状。

典型症状

主要为声嘶,早期程度较轻,为声音稍粗或基本正常,仅用声多时感疲劳,时好时坏间歇性,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

小结可以阻止声带正常振动,改变患者的音频和音调。各种常见的声音改变包括嘶哑声和粗糙声、气息声、发音震颤、声音粗重刺耳、喘鸣声、发音无力、音域变窄、音量变小等。

并发症

焦虑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这种症状会干扰日常活动,难以控制。

抑郁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治愈率低且复发率高的精神障碍,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有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抑郁性木僵。发作时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

表达障碍

此病造成的表达障碍就是由于无法发声或发音含糊不清导致,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就医

如患者出现长期的声音嘶哑及间歇性的发音乏力需及时就医于耳鼻喉科。医生会进行相应的问诊、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如喉镜检查等。根据患者症状、职业及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做出正确诊断。声带小结还应与声带癌、喉白斑、声带息肉、声带囊肿、喉乳头状瘤等做鉴别诊断。

就医指征

如患者出现长期的声音嘶哑,并进行性加重及伴有发音音质的变化,需及时就医。

如患者出现间歇性的发音乏力,需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应优先就诊于耳鼻喉科。

医生询问病情

哪里不舒服?

从事什么职业?

这个症状持续多久了?

之前有看过其他医生吗?

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以前得过什么疾病吗?

以前做过手术吗?

对什么药物和其他过敏吗?

需要做的检查

纤维(或电子)喉镜检查

纤维(或电子)喉镜检查是将一种软性的内镜通过鼻腔或口腔导入,观察鼻咽、喉咽和喉腔内情况的检查方法。由于在检查前会在鼻腔口腔和咽喉部黏膜做表面麻醉,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及恶心的反射,所以这种检查方法不会太痛苦,且亮度高,视野广,能够观察到整个喉腔,有的时候对声门下的病变也能够做到及早发现。

间接喉镜检查

为声带小结确诊的重要手段,间接喉镜是带有长柄的小镜子,医生拉着病人舌头,把镜子放到口腔,利用平面镜反射原理,可以查看到舌根部以及会厌、声门等。

体格检查

注意患者的声音特点,是否有声音嘶哑及其他音调、音色的异常。

声音评估

可对声音进行感知评估,如描述为气息声、紧张声等。

频闪喉镜检查

评估声带振动的特征,疾病后期若患者小结质硬,可表现为黏膜波轻度不对称。

诊断标准

了解病史

发现患者声音嘶哑及发音音色及音调异常。

喉镜检查

喉镜检查见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对称性结节状隆起,粉红色息肉状即为病程短的早期小结,白色结节状小的隆起则为病程较长的表现,表面光滑。发声时两侧的小结互相靠在一起使声门不能完全闭合。

鉴别诊断

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是一种声带常见良性病变,常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声带前中部边缘,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肿物,表面光滑。可借助喉镜予以鉴别。

声带囊肿

多见于成年人,病变位于声带任克氏层内,声带表面找不到囊肿开口。临床多表现为声音嘶哑,可通过频闪喉镜帮助鉴别。

喉白斑

喉白斑在临床上称声带白斑,可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其病因复杂,一般多与吸烟、说话多、胃酸反流等有关。检查喉部时,可见声带表面有白色斑块样物,有的光滑,有的粗糙、较厚等。

喉乳头状瘤

喉部乳头状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乳头状瘤比较小往往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如果比较大会出现咽部异物感,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一般通过纤维喉镜鉴别。

声带癌

声带癌是喉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多数分化良好,但呈浸润性生长,即使是肿瘤表面形态规则也是如此,需通过喉镜检查。

治疗

儿童声带小结无需治疗,青春期即可自愈。成人声带小结治疗首先应进行禁声,如患者不同意禁声可以通过药物及发声训练来缓解症状,如患者追求短期彻底治愈可进行手术治疗,切除声带小结。

治疗周期 视具体治疗方法而定,总的来说治疗周期不会太长,一般不超过半年。 一般治疗

早期声带小结通过禁声,让声带充分休息,可自行消失。

药物治疗

喉片

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芳香辟秽的作用,用法用量谨遵药物说明书和医嘱。

西咪替丁

此药属于H2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此药与组胺竞争胃壁细胞上H2受体并与之结合,抑制组胺刺激胃壁细胞的分泌酸的作用,减少胃酸的分泌。用法用量谨遵药物说明书和医嘱。

手术治疗

经纤维或电子鼻咽喉镜行声带小结切除

需在鼻腔和咽喉的表面麻醉后从鼻腔进入,操作时需慎重,避免损伤声带组织。

喉显微手术

需在全麻下进行,在显微镜下进行小结切除。此操作的优点是精准、损伤较小,适用于对嗓音要求较高及想尽快治愈的患者。

间接喉镜下声带小结切除术

主要针对一些在间接喉镜下咽部暴露良好且咽反射不太敏感的患者,可在表面局麻下通过间接喉镜摘取小结。

其他治疗

发声训练指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改正患者的不良发音习惯,使声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受到的伤害减小一些,通常经过4~6个月的发生训练后,患者的声带小结可减小或消失。

预后

声带小结预后较好,儿童的声带小节不需治疗,青春期即可自愈。成人声带小结通过休息、发音训练及药物和手术的治疗可治愈,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能否治愈

声带小节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声带小结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饮食

声带小结患者需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饮食其他方面可照常,也应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新鲜蔬菜及适量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物,日常需多饮水。

饮食调理

忌辛辣、刺激食品,辛辣、刺激食品会对咽喉部造成刺激,可能会使本病症状加重。

忌酒,喝酒对身体毫无益处,并且还会对咽喉部造成刺激。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例如小麦、高粱、蜂蜜、水果和新鲜蔬菜等,对疾病治疗和身体健康都有帮助。

宜多食豆腐、鸡肉、牛奶、鱼肉等营养丰富食品。

护理

患者应通过发声训练学会正确发声,适当的禁声、避免刺激性气体等。如患者进行手术,术后应禁声两周,并且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日常护理

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

患者应进行适当的禁声,如从事发声较多的职业,需停止工作。

患者应进行发声训练,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

应注意远离刺激性气体,如二手烟及一些化学制品。

特殊注意事项

如患者进行手术,术后应禁声两周,并且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预防

患者应学会正确的发音方式、减轻工作负荷、减轻用音强度及时长,合理佩戴扩音器讲话、忌烟、忌酒、远离粉尘及化学性刺激,这些措施均可有效预防此病。

预防措施

学会正确发声方式,避免不良的发声习惯,如大喊大叫、嘶吼等。

如患者从事需过度发声的职业,应注意按时休息,如从事教师可佩戴扩音器进行讲话。

生活及工作中应远离刺激性气体及粉尘,如不可避免,需佩戴防毒面罩。

应忌烟、忌酒,也应尽量避免吸二手烟。

参考文献

[1]孙虹,张罗.耳鼻喉头颈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34.

[2]谭华章主编,实用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下)[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5:357.

[3]张勤修,刘世喜.耳鼻咽喉头外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58-159.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803.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