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

概述

眼球分三层,平常能看到的眼白,属于外层。如果把眼球的外壳去掉后,会发现眼球像一个紫黑色的葡萄,这一层即为葡萄膜,也叫色素膜。因为里面含有大量黑色的色素颗粒,所以为紫色。葡萄膜炎是指发生在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疾病分类较多,可由感染、损伤或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是眼科一种常见的疾病。

就诊科室: 眼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uveitis 疾病别称: 色素膜炎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好发人群: 20~50岁的青壮年、身体内有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患有眼部外伤者 常用药物: 地塞米松、吲哚美辛、甲氨蝶呤、阿托品、泼尼松 常用检查: 眼部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压检查 疾病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感染性葡萄膜炎

由于身体其他部位患有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所导致的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由于物理或化学物质损伤,或者自身对变性组织、坏死组织所做出的免疫反应而导致的葡萄膜炎。

根据解剖部位分类

前葡萄膜炎

为累及虹膜和(或)前部睫状体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分为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前部睫状体炎三种类型。

中间葡萄膜炎

中间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炎症性和增殖性疾病,典型表现为睫状体平坦部的雪堤样病变。

后葡萄膜炎

可累及脉络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往往不出现疼痛,仅仅表现为视力下降和眼前黑影。

全葡萄膜炎

累及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且三者同时或者先后发病。

病因

葡萄膜炎疾病种类繁多,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受感染、外伤、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原因两大类,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身体内有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患有眼部外伤者。

主要病因

感染性因素

由于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体侵袭人体导致感染所致。

非感染性因素

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原因。

外源性因素

由于外伤、手术等物理损伤和酸、碱及药物等化学物质损伤所致。

内源性因素

由于免疫反应以及对变性组织、坏死肿瘤组织的反应所致。

流行病学

葡萄膜炎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葡萄膜炎的各类分型中,前葡萄膜炎最为常见,约占患者总数的50%,中间葡萄膜炎多见年轻人,男女发病率相当。

传播途径

大多数葡萄膜炎无传染性,因感染性因素获得的葡萄膜炎可通过接触患者的眼部分泌物传播给他人。

好发人群

20~50岁的青壮年

葡萄膜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

身体内有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者

感染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的患者,病原体可通过血行播散或其他方式转移至眼部,引起葡萄膜炎。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对某些有毒物质有特殊的亲和力,可以导致葡萄膜炎的发生。

患有眼部外伤的人

机械性或化学性眼部外伤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葡萄膜炎。

症状

葡萄膜炎主要有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具体分型因人而异,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发病特点,该病可并发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典型症状

前葡萄膜炎

主要表现为眼部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眼科检查时可见睫状体充血、房水混浊、虹膜纹理不清等改变。

后葡萄膜炎

主要有眼前闪光、黑影、视力下降等表现,可有玻璃体混浊、眼底出现弥漫性病灶等改变。

全葡萄膜炎

可同时或先后出现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眼前闪光、眼前黑影、视力下降等前葡萄膜炎和(或)后葡萄膜炎的全部症状。

中间葡萄膜炎

病隐匿,多不能确定确切发病时间。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飞蚊症,重者可有视物模糊。暂时性近视、黄斑受累或出现白内障时,可有明显视力下降,少数患者可出现眼红、眼痛等表现。

其他症状

患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葡萄膜炎,还可伴有紫癜、代谢紊乱等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的表现。

并发症

继发性青光眼

患有葡萄膜炎时,炎症刺激可以使房水黏稠度增加,使房水发生引流障碍引起眼压升高,引发青光眼。

白内障

患有葡萄膜炎时可以出现睫状体萎缩,房水质量变差,从而使晶状体发生混浊性改变,导致白内障。

视网膜脱离

炎症反复刺激,可以引起睫状体增殖膜形成,收缩与牵拉的过程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时可引起失明。

就医

葡萄膜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尤为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应多注意自己的眼部情况,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对于有疑似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起重要作用,应该重视体检中的眼科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眼科的异常检查结果,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眼前闪光等表现,高度怀疑葡萄膜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葡萄膜炎的患者,若出现眼部剧痛、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数人群优先考虑去眼科。

若普通人群突然出现视力下降、失明等症状,应考虑去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等)

平时用眼情况如何?

既往有过其他病史吗?

都做过哪些治疗?

需要做的检查

眼部检查

注意眼睛瞳孔的大小、颜色、对光反射是否正常,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外观改变。

裂隙灯检查

注意角膜后沉着物的形状、颜色及分布等情况,观察玻璃体是否存在混浊现象,注意观察前房的深浅及渗出物的性质。

眼压检查

眼压的正常范围为10~21mmHg,超出或低于此范围均为异常现象。

诊断标准

根据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结合既往病史及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结膜炎

多为急性发病,也可有眼部疼痛,多有结膜充血、眼睑肿胀等表现,可通过裂隙灯检查进行鉴别。

急性青光眼

多为闭角型青光眼,也可表现为眼压升高,发病较急,多为突然性的视力下降,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治疗

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葡萄膜炎,需尽早就医,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并对疾病进展情况进行日常监测,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葡萄膜炎,需尽早就医,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并对疾病进展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同时葡萄膜炎患者及高发人群或家属应掌握葡萄膜炎的基础健康知识。

治疗周期 因大部分葡萄膜炎患者无法根治,所以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具体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检查结果以及医生判断而定。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保证充足的睡眠。

增强体质,补充营养。

注意用眼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

药物治疗

睫状肌麻痹剂

常用的药品有阿托品、托吡卡胺,适用于临床确诊后的患者,可以使瞳孔散大,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激素是西医治疗葡萄膜炎的主要药物,易反复,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嘱,不能自己随意更改药量及疗程。

非甾体抗炎药

如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为前列腺素抑制剂,起消炎作用,适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止痛治疗,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毒副反应,老年人及儿童慎用。

免疫抑制剂

如甲氨蝶呤,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

抗生素

因细菌、病毒或其他感染因素引起的葡萄膜炎,确诊后可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

适用于化脓性葡萄膜炎或者出现玻璃体混浊变性的葡萄膜炎患者,切除病变的玻璃体组织,可以缓解病情或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预后

葡萄膜炎经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干预,一般预后较好。本病在自身免疫力较差或者过度劳累时容易复发,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的复查,有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及预防并发症。

能否治愈

葡萄膜炎患者合理正确治疗可以治愈,免疫因素导致的可以复发。

能活多久

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早发现、早诊断,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一般对寿命影响较小。

后遗症

激素是治疗葡萄膜炎的常用药物,患者可能会有体重剧增、激素脸等副反应,影响自身美观。

复诊

葡萄膜炎患者治疗前期应至少每周复查一次,达到预期时,可每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每年复查一次。

饮食

葡萄膜炎患者的饮食调理以维持患者的正常健康状态为主,促使患者保持营养均衡,对减轻患者眼部症状及病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饮食调理

补充营养,多食用柠檬、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及柠檬酸的消炎、明目的食物。

多吃高热量及可以增加免疫力的食物。

禁忌食用狗肉、饼干等温补性、燥热性、干性的食物。

护理

葡萄膜炎患者的护理旨在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疾病恢复,还需避免发生并发症或在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日常护理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用眼过度,减少对眼球的不良刺激,避免诱发因素。

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如佩戴有色眼镜、佩戴遮阳帽等,再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应避免运动过度,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病情监测

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如有眼部不适应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

平常要注意精神愉悦、心情舒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对葡萄膜炎此种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检查,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尽早干预。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使用激素时,应该严格遵循医嘱,按疗程、剂量用药。

预防

葡萄膜炎患者通过干预措施,一般可有效的改善症状,但易反复发作,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眼卫生,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早期筛查

筛查人群

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始进行眼部筛查,儿童宜从第一次进行眼科检查开始,尽早干预,规避风险。对于患有眼部外伤、感染性疾病等其他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有条件下也应尽早进行筛查。一般通过视诊可初步判断,结合既往病史及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筛查方法

一般通过询问病史,结合眼科检查结果即可确诊,其中裂隙灯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角膜及玻璃体的改变,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并做好眼部防护,防止外伤。

做好手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避免用力揉压眼部皮肤。

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并发症。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有面部疖肿、毛囊炎等疾病,应先治愈后再进行眼部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梦霞,刘玲,王静波,陈美荣.葡萄膜炎近10年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4).

[2]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82-189.

[3]路迎龙,杜倩,李筱荣,张晓敏.葡萄膜炎继发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7(02).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868.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