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ts病

概述

Coats病系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通常侵犯单眼,偶为双侧。病程缓慢,呈进行性。本病早期不易察觉,直到视力显著减退,出现白瞳症或废用性外斜时才被注意。Coats病主要通过药物、手术或激光治疗进行改善,本病预后较差,一般都会影响视力。

coats病

就诊科室: 眼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coats' disease 疾病别称: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是 并发疾病: 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眼球萎缩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视力下降、斜视、白瞳 好发人群: 青少年男性 常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雷珠单抗 常用检查: 视力检查、血胆固醇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 病因

Coats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有关,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可能是因先天视网膜小血管异常所致,成年患者的病因则比较复杂,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和代谢障碍有关。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可由炎症刺激诱发。

主要病因

感染

有学者认为与炎症、梅毒、结核或弓形虫病等有关,但绝大多数患者找不到感染源。

其他因素

近年多数作者认为儿童和青少年Coats病多是先天性小血管异常所致,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都可发现血管的改变。而成年患者的病因则比较复杂,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和代谢障碍有关。有人发现本病患者类固醇物质分泌量超过正常,糖耐量曲线延长,表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故认为本病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和代谢障碍有关。

诱发因素

炎症可能是导致本病的诱因,但炎症来源一直未能确定。

流行病学

Coats病不常见,大约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08%。本病好发于男性,男性占78%。男女之比为13∶1,大多数为儿童和青少年。

好发人群

青少年男性抵抗力低,并且容易接触感染源,最终导致该病。

症状

Coats病早期无自觉症状,可发展到视力下降、斜视、白瞳以及典型的眼底改变,严重患者可出现视网膜脱落的症状。本病可并发有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眼球萎缩。

典型症状

症状

早期无自觉症状,直至视力显著下降或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射,或眼球外斜视引起注意而就诊。

体征

典型的眼底改变为视网膜渗出和血管异常。视网膜渗出呈白色或黄白色,位于血管下视网膜深层,也可部分遮盖血管,并可隆起高达数个屈光度。渗出附近常可见点状发亮的胆固醇结晶小体及点状、片状出血。病变区的血管明显异常,血管扩张迂曲,管壁呈囊样、枝形或花圈状等异常形态,并可伴有新生血管或血管间交通支。

其他症状

Coats病严重患者可出现整个视网膜脱离,脱离半球形,呈灰暗的浅棕色或浅绿色。

并发症

Coats病可并发有玻璃体积血以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晚期可以合并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最终可导致眼球萎缩。

就医

青少年发生先天性小血管异常以及视力下降、斜视、白瞳症时,需要及时到眼科就诊,做视力检查、血胆固醇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确诊。本病需要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青少年发生先天性小血管异常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视力下降、斜视、白瞳症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本病所有患者都应去眼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视力下降、白瞳症、斜视等症状出现了多久?

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病例?

是否在其他医院进行检查或治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今年多大年龄了?

需要做的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在Coats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有重要作用。视网膜血管异常的病变区小动脉和静脉迁曲扩张,管壁呈囊样、梭形或串珠状瘤样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染料滲漏,晚期呈现片状强荧光。亦可见毛细血管无灌注注区及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形成,部分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性团状强荧光。脱离区视网膜血管迂曲及聚焦不良。晚期浓厚的视网膜滲出灶可显示视网膜大、中血管的浅淡遮蔽荧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在疾病发展中对黄斑水肿程度,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等观察起到了一定作用,频域OCT可以更清楚见察Coats病病患者视网膜每一层的结构变化。

CT检查

Coats病早期渗出位于视网膜内,CT可见眼环增厚,当出物增多,形成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时,可较好显示视网膜下液的形态。

血胆固醇检查

对于成人患者可进行血胆固醇检查,观察是否有增高。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年龄、单眼发病、出现原因不明的血管变直、扭曲、囊样扩张或串珠状改变伴广泛滲出,FFA显示异常血管明显漏,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有早产儿和出生低体重病史,多为双眼发病,当发生白瞳症时,已发生增生膜牵拉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常见的白症,较易与Coats病混滑。视网膜母细胞瘤玻璃体内常见灰白色片状、块状浑浊,眼底可见视网膜灰白色实性隆起,有卫星样结节,肿隆起处血管扩张,有时继发青光眼。B超波显示其内为弱回声或中强回声,MRI检查在T呈高信号,T2呈低信号,增强时肿瘤明显强化。而 Coats病为视网膜大量广泛黄白色出,瘤样增生位于视网膜下。视网膜脱离的近周边处有串珠状动脉瘤、微血管瘤和毛细血管异常,B超波检查脱离的视网膜下有细弱、均匀、可移动的点状回声。Coats病的视网膜下液结晶在MRI检查T长T2均为高信号,增强时无强化。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本病也可能出现大量黄白色视网膜渗出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但本病一般有家族史,双眼发病,早期视网膜无血管区和血管异常位于周边视网膜,以颞侧最明显。可见颞侧赤道部视网膜血管走行变直,分支增多,且在赤道部以前突然中止,血管末端形成扇形边缘。而 Coats病多为单眼,血管异常可发生在眼底任何部位,以血管串珠状扩张、血管白鞘、异常血管吻合及大量黄白色出为特征。

治疗

Coats病早期病变可行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已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及眼内激光光凝可挽救部分患眼,糖皮质激素、雷珠单抗等药物对病情改善也有一定效果。本病需要进行长期间歇性治疗改善。

治疗周期 Coats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长期间歇性治疗。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可用糖皮质激素,减轻水肿,使病情暂时缓解,不能控制病情进展,但是效果不确切。

雷珠单抗

近年尝试使用抗VEGF药物例如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于减轻渗出有一定疗效。

手术治疗

病变严重者若有前膜形成和视网膜脱离,可做玻璃体切割术和视网膜切开去除视网膜下渗出,保留部分视网膜功能和视力。

病情非常严重、视力非常严重,并发继发性青光眼且眼痛难忍的患者可行眼球摘除术。

其他治疗

激光光凝疗法

激光疗法对早期病例效果较好。对视网膜血管病变区进行光凝可使异常血管闭塞,渗出减少。用光凝治疗后大多数病例病情停止进展,还可保留部分视力。

冷冻疗法

可单独使用或与激光合并使用,对该病有一定效果。

预后

Coats病一般不能治愈,仅可通过治疗改善症状,延缓发展,但本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本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出现永久视力损失的后遗症,患者一般出院后要遵医嘱复诊,如出现典型症状时需立即就诊。

能否治愈

Coats病不能治愈,但是通过治疗延缓病情的进展。

能活多久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Coats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出现永久性视力损失。

复诊

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复诊,如果再次出现视力持续下降或白瞳症,应立即就医。

饮食 饮食调理

coats病无需特殊饮食调理,平时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合理搭配营养元素,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摄取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

护理

Coats病患者日常要注意注意眼部的卫生,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避免用眼过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病患者要注意避免眼部外伤以及眼部疲劳。

日常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光线刺激,避免接触烟尘环境。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用眼过度。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个人卫生用品要分开。

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遵医嘱定期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术后避免眼睛进水,避免污物进入眼睛。若异物进入眼睛,避免用手揉眼,可用清水清洗。

遵医嘱按时滴用眼药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特殊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眼部受撞击等外伤。

尽量避免用眼疲劳,注意用眼卫生。

预防

Coats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无法进行特异性的预防,但可针对患有先天性小血管异常的患儿通过视力检测进行筛查。

早期筛查

对于患有先天性小血管异常的患儿,应注意Coats病的筛查。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特异性的预防。

参考文献

[1]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2-424.

[2]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3-194.

[3]张树洪.临床眼科疾病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临床眼科疾病学.2015:100-103.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894.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