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概述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

就诊科室: 急诊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heat illness 疾病别称: 伤暑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晕厥、心律失常、低血压、肾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周期: 没有特定的治疗周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临床症状: 高热、大量出汗、肌肉痉挛、乏力、晕厥 好发人群: 在高温环境下适应能力不足的人群 常用药物: 藿香正气水、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地塞米松、氯丙嗪 常用检查: 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脑CT、脑脊液检查 疾病分类

热痉挛

由于过度出汗,水、盐过量损失,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转移入细胞内,肌肉细胞过度稀释发生水肿,肌球蛋白溶解度减小,使肌肉产生疼痛性痉挛。

热衰竭

由于高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但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流经皮肤、肌肉的血流量大大增加;大量出汗,水盐大量丢失,引起血液浓缩及粘稠度增加;肌糖原代谢增强,使肌细胞内形成高渗状态,使水分进入细胞内。这些均可使有效循环量明显减少,致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机体为了促进散热,心输出量大大增加,使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加重,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周围环境衰竭和脑部供血不足。

热射病

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作用和体内温度升高。初起,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以提高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皮肤血管扩张,出汗等加强散热效应。而后,体内热量进一步增加,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使体内热量进一步蓄积,体温骤增。当体温超过42℃时,蛋白质开始变性,体温超过50℃数分钟,细胞即死亡。

病因

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对高热环境不能充分适应及工作时间长、剧烈运动或军事训练,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此外,在室温较高而无空调时、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和慢性疾病病人更易发生中暑。据统计,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可使中暑发生率增加10倍。

主要病因

环境温度过高

温度大于32℃、湿度大于60%,且无风环境。人体能从外界环境获取热量,当处于此环境的人群若伴有体弱多病,且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则吸收热量过多而中暑。

产热增加

在夏天进行重体力劳动,或患有发热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即会使产热增加。

散热障碍

环境:如湿度大、肥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或无风天气等。

出汗减少:汗腺损伤或者缺乏,比如皮肤烧伤瘢痕部位、汗腺缺乏症等。

中枢神经系统或者心血管功能异常,如长期饮酒者、老年人、心功能障碍者等。

药物:如抗胆碱能药和抗组胺药,其会影响发汗,阻碍散热。

汗腺功能障碍

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汗腺散热,当出现皮肤烧伤,致使汗腺损伤或者缺乏,则会使热量蓄积,散发不出去,进而引起中暑。

诱发因素

在高温的环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

当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

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流行病学

此病是暑天常见疾病,资料显示连续3天平均气温超过30℃和相对湿度超过73%时最易发生中暑。

好发人群

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的人群,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在此环境中会增加产热,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老年人、儿童、精神病患者和慢性疾病患者,其散热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中暑。

过度肥胖、系统性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的人群,其汗腺功能不足,即不能及时散热,会引起中暑。

症状

根据症状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中暑如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以导致死亡。

典型症状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度中暑

热痉挛

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相关。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临床表现为于训练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热痉挛有时易与热衰竭时过度通气致手足抽搐相混淆,后者常出现手足痉挛和四肢末端及口周麻木。

热衰竭

指热应激后,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体钠丢失过多,水、电解质紊乱,但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临床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有时可表现出肌肉痉挛、体位性眩晕和晕厥。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

劳力性热射病:顾名思义多见于参加体育运动者、训练的官兵,其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在进行高强度训练后,会出现发热、忽然晕倒,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

非劳力性热射病: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和慢病人群,发病较慢。早期症状不易被发现,1~2天后症状会加重,即出现神志模糊、昏迷。其体温可高达40℃~42℃,而直肠温度最高可达46℃。

并发症

轻度中暑治疗及时,一般不引起并发症。主要是重度中暑中热痉挛可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出现低钠血症等并发症,这与体内钠缺失和过度通气有关;热衰竭可引起低血压、直立性晕厥等并发症,这与体液丢失过多、补充不足有关;劳力性热射病可引起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非劳力性热射病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就医

中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中暑、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例如在高温下劳作者、肥胖、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皮肤病患者等,要预防中暑发生。对于有疑似中暑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炎热夏季,遇到头晕、乏力、出汗等症状,应及早脱离高热环境,及时补充水分。如症状不缓解,需要及早就医。

遇有高热伴昏迷者,首先考虑中暑,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急诊科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需要转至肾内科或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诊治。

医生询问病情

有什么不舒服?(如头晕、头痛、发热、乏力、出汗或无汗等)

是否在高温环境下停留过久或劳作?

有什么皮肤病等基础病吗?(如系统性硬皮病)

有没有自行用药?(如退热药物)

尿量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液浓缩、白细胞总数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见中毒颗粒,血小板减少。

尿常规

可见蛋白、管型、红细胞、白细胞。

生化检查

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肌酸激酶(CK)增高,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钾或高钾血症等)。

血气分析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心电图

各种心律失常和ST-T改变。

特殊检查

怀疑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检测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

怀疑颅内出血或感染时,应进行脑CT或脑脊液检查。

诊断标准

中暑的诊断并不难,炎热夏季,出现头晕、乏力、出汗、高热伴昏迷者首先考虑中暑。

病史及分型

了解患者发病前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和热辐射强度、居室的室温和通风情况。

热痉挛以四肢肌肉对称性痉挛抽搐为特征,热衰竭以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为特征,热射病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危重指标

体温持续高达41℃~42℃。

昏迷超过48小时伴有频繁抽搐。

重度脱水出现休克。

出现脑水肿、心、肝、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鉴别诊断

流行性乙型脑炎

体格检查时患者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均为阳性。此外还可根据病史、脑脊液检查进行鉴别。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通过病史、血液生化指标、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等鉴别。

脑血管意外(脑出血或梗死)

脑出血患者有情绪激动、过量饮酒、过度劳累等诱因,且有高血压病史。脑梗死患者发病前,可有短暂脑缺血的表现,如头晕、突然不会讲话,但神志清醒。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头颅CT等检查鉴别。

甲状腺危象

患者有甲亢病史,多在甲亢控制不良或突然停药后出现。除此之外,可根据甲状腺功能、血液生化等鉴别。

治疗

中暑的治疗主要方面包括快速、有效、持续降温,迅速补液扩容,有效控制躁动和抽搐,其中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最重要。

治疗周期 中暑没有特定的治疗周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一般治疗

脱离环境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脱去衣服以利散热,饮用含钠的清凉饮料。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让患者侧卧,必要时应行气管插管,防止呕吐物误吸。

物理降温

酒精或凉水擦浴;头颈、腋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同时注意室内空气通风;用冰盐水200ml进行胃或直肠灌洗;可用冰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开始时滴速应控制在30~40滴/分。

化学降温

氯丙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有调节体温中枢、扩张血管、松弛肌肉、降低氧耗的作用,但低血压患者禁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有助于降温和减轻脑水肿。

药物治疗

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者静脉给予20%甘露醇。

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降温、改善机体的反应性、降低颅内压作用,可用地塞米松。

抽搐发作者,可静脉输注地西泮。

肺水肿时可给予呋塞米、皮质激素。

及时发现和治疗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低血压者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静脉输注恢复血容量,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升高血压。

存在酸中毒时,可酌情给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影响中暑预后的因素包括高热持续时间、降温速度、机体损伤程度。兼具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者,病死率明显增加。尽管给予快速降温治疗,仍有个别热射病痊愈患者留有永久性的神经精神后遗症。

能否治愈

经过及时正确治疗,通常可以治愈。

复诊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可在对症处理后留院观察,病情平稳后门诊复查。

饮食

中暑患者需要合理饮食、补充水、盐等,调节人体水、电解质紊乱。

饮食调理

夏日不宜高脂、荤腥、辛辣饮食。

患者饮食配餐主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在后期恢复时配餐可以予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让患者清醒时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护理

中暑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尤其重度中暑患者的护理。如果护理得当,可以避免褥疮、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日常护理

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平卧休息。

按上述病情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变化。

病室温度应保持在20℃~25℃。

按医嘱执行治疗,仅有先兆症状或轻症中暑者,应给予口服0.1%凉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对重症中暑者,应采用放置冰袋或冷水、冰水擦身等物理降温法,以及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测量体温,每5~10分钟一次。

按时测量血压,注意有无血压下降,并观察心率与心律变化。

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协助医生作气管插管以保证供氧。

密切观察尿量变化和有无水电解质失衡、酸碱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者按有关护理要点执行。

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病情监测

降温期间连续监测体温变化,逐渐使体温降到37℃~38℃。

放置Foley导尿管,监测尿量,应保持尿量>30ml/小时。

中暑高热病人,动脉血气结果应予校正。

发病24小时可出现凝血障碍,更常见于48~72小时,应严密监测有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参数(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

特殊注意事项

中暑患者体温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死亡率相关,因此需要及早降低体温,以测量肛温为准,当肛温降至38℃时,应停止降温。

小分子葡萄糖具有抗凝作用,不应作为扩容药输注过多,以免加重凝血功能障碍。

治疗低血压应用血管收缩药时会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影响散热。

健康青壮年发生热射病时常有横纹肌溶解,需注意急性肾衰竭和致命性高钾血症的发生。

预防

中暑分轻重,出现轻度中暑,要预防其进展,热射病一旦发病,进展迅速,常合并多器官功能损伤,而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与其他危重病不同的是,热射病完全可以预防。应该强调,降低热射病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预防,而非治疗。

预防措施

穿宽松、浅色、透气衣服,在阳光下活动时,戴宽边遮阳帽,使用防晒霜。

炎热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暴露于阳光太久。

改善年老体弱、慢性病病人及产褥期妇女的居住环境。

改善高温环境中的工作条件,多饮用防暑饮料。

参考文献

[1]李春盛.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

[3]刘树元,宋景春,毛汉丁,等.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3).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护理学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22(005):390-392.

[5]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6]专家共识[J].军事医学研究(英文),2019,44(3).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918.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