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

概述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发生在妊娠期的梅毒即为妊娠合并梅毒,既可以是患者怀孕前形成,也可以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所致。

妊娠合并梅毒

就诊科室: 产科、皮肤性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regnancy with syphilis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 治疗周期: 间歇性治疗,一般不超过1个月 临床症状: 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全身皮肤黏膜损害 好发人群: 不洁性生活者、性伴侣有梅毒感染者、吸毒者、艾滋病感染者 常用药物: 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 常用检查: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血清学检查、脑脊液检查 疾病分类

早期梅毒

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早期潜伏梅毒。该类型梅毒一般是指病程在两年以内。

晚期梅毒

可分为三期梅毒(皮肤、黏膜、骨骼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该类型梅毒一般病程均大于2年。

病因

妊娠合并梅毒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了,当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以后,机体反应性地产生细胞介导免疫和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具有重要的免疫病理作用。

主要病因

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的作用

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对梅毒螺旋体具有重要作用,且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的多种生物学活性作用亦非常重要。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参入了机体免疫,导致梅毒的发病。

体液免疫

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机体反应性产生的体液免疫血清中有二类抗体,一类为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制动抗体,另一类抗体为反应素,这两种抗体具有重要的免疫病理作用。

诱发因素

不洁性生活

不洁性生活是感染梅毒的主要原因,梅毒几乎都是由性生活接触引起。梅毒患者是传染源,传播性强、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后7~60天发病。

自身免疫力低下

非性接触传染,主要是接触梅毒患者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

外伤感染

梅毒病菌可经皮肤或黏膜上的小破裂伤口侵入体内,潜伏数日,病菌繁殖到足够的数目便开始发病。因此,要谨慎对待破裂的伤口。

通过母体传播

患有梅毒的准妈妈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

流行病学

妊娠合并梅毒的准确发病率尚不清楚。孕妇梅毒血清约2%阳性,而先天梅毒发生率为1.2‰。孕妇梅毒的发生率与吸毒、HIV感染及因经济受限或意识低下而缺乏产前检查等有关。随着孕妇梅毒感染发生率的增加,一岁内的先天性梅毒亦较前增加4倍。

传播途径

性接触为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95%,其余还可经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情况。没有经过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一年内最具有传染性,随病期延长,传染性逐渐减弱,病期超过4年者基本没有传染性,偶尔可以经过接触污染衣物等间接感染。少数患者通过输入传染性梅毒患者的血液而感染。

好发人群

不洁性生活者。

性伴侣有梅毒感染者。

吸毒者。

艾滋病感染者。

症状

妊娠合并梅毒属于孕期特殊并发症,由于时期的特殊性,故症状可分为孕妇表现和胎儿表现两种。

典型症状

孕妇早期表现为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全身皮肤黏膜损害(如梅毒疹、扁平疣、脱发及口、舌、咽喉或生殖器黏膜红斑、水肿和糜烂等),晚期表现为永久性皮肤黏膜损害,并可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器官而危及生命。

胎儿早期表现为皮肤大疱、皮疹、鼻炎或鼻塞、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晚期表现为楔状齿、鞍鼻、间质性角膜炎、骨髓炎、神经性耳聋等。

并发症

梅毒螺旋体感染可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死产。

就医

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原则是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足药量,足疗程。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和治疗。

就医指征

如果有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全身皮肤黏膜损害等症状随时就诊。

如果产检提示梅毒螺旋体阳性,应立刻对症治疗。

已经确诊妊娠合并梅毒者,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数患者于产科就诊,部分患者可于皮肤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目前都有哪些症状?(如硬下疳、皮肤出现红斑、水肿和糜烂等)

有没有淋巴结肿大发炎?有的话,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最近有没有接触过患有梅毒病的人?

之前有没有做过检查?或服用过什么药?

既往有没有其他疾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早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处渗出物可查到活动的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检查

螺旋体试验包括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

脑脊液检查

包括脑脊液非螺旋体试验、细胞计数及蛋白测定等。

诊断标准

病史

有不安全的性接触史、孕产妇梅毒感染史、输注血液史。

临床表现

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全身皮肤黏膜损害等。

血清学检查

包括梅毒螺旋体试验、病原体检查、脑脊液检查,检查出梅毒螺旋体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肛周皮损、外生殖器增生,表面潮湿伴恶臭,醋酸白试验阳性。行活检检查时,可见空泡细胞和角化不良细胞。

鲍温样丘疹病

鲍温样丘疹病为皮肤原位癌,可能有尖锐湿疣演变而成,跟人乳头瘤病毒16型感染有关。皮损为散在环状淡红色或棕色丘疹及扁平斑疹。

治疗

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原则为及早和规范治疗。首选青霉素治疗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治疗孕妇梅毒,另一方面预防或减少婴儿患先天性梅毒。在妊娠早期治疗有可能避免胎儿感染;在妊娠中晚期治疗可能使受感染胎儿在分娩前治愈。如孕妇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又不能排除梅毒时,尽管曾接受过抗梅毒治疗,为保护胎儿,应再次接受抗梅毒治疗。梅毒患者妊娠时,如果已经接受正规治疗和随访,则无需再治疗。如果对上次治疗和随诊有疑问,或此次检查发现有梅毒活动征象,应再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妊娠合并梅毒不同病期的治疗与非妊娠期梅毒治疗相似。

治疗周期 该病多需间歇性治疗,治疗周期一般不超过1个月。 药物治疗

孕妇早期梅毒(主要包括一、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

主要使用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

孕妇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潜伏梅毒)

主要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先天梅毒脑脊液异常者,可选用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脑脊液正常的患者,可选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如果该药物过敏也可选用红霉素。

神经梅毒

可使用水剂青霉素先行用药,之后继续应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

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对于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而言,由于受到梅毒螺旋体影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患者妊娠结局。研究发现,梅毒螺旋体能够对胎盘产生直接作用,引起胎盘水肿、胎盘缺血、功能异常。严重的会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皮肤和器官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一系列危害,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导致胎儿死亡。因此,对于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要明显增大,临床需对这类患者在妊娠期给予积极治疗干预,从而改善其妊娠结局。

能否治愈

一般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积极治疗、病情控制良好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妊娠合并梅毒治疗后,在分娩前应每个月行非螺旋体试验,抗体高滴度患者治疗后三个月如非螺旋体抗体滴度上升或未下降两个稀释度,应予重复治疗。低抗体滴度患者治疗后非螺旋体试验抗体滴度下降常不明显,只要治疗后非螺旋体试验抗体滴度无上升,通常无需再次治疗。分娩后按非孕妇梅毒随诊。

饮食

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其围产期大量消耗能量,抵抗力下降,应指导加强营养,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

饮食调理

避免进食刺激、辛辣食品,酒精或过于辛辣的食品会对胎儿造成刺激,抑制胎儿生长发育。

多进食高蛋白食物、水果蔬菜等,可增强免疫力。

多补充铁、钙等微量元素,对胎儿发育生长有益。

护理

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对产妇及胎儿均有一定不良影响,如产妇,可诱发死胎、流产、早产等。流产发生率可达35%,且不经治疗怀孕,其成功分娩率不足20%;胎儿均为先天性梅毒患儿,影响分娩质量。所以,做好妊娠合并梅毒产妇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从心理方面、日常生活隔离方面做好护理。

日常护理

皮肤护理

勤换内衣、被褥,以纯棉、宽松为宜,更换后的衣被用1:500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再清洗。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早晚两次会阴消毒,消毒后用物按照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用药护理

患者在服药期间,必须谨遵医嘱,坚持早期、足量、正规治疗,严禁自行停药、减药。且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要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

病情监测

妊娠梅毒治疗后,对高危人群或梅毒高发地区的孕妇需要在分娩前应每月行非螺旋体试验,以发现再感染和监测治疗效果。梅毒孕妇妊娠期监测很重要,尤其在孕24~26周超声检查,注意胎儿有无先天性梅毒征象,包括胎儿肝脾大、胃肠道梗阻、腹水、胎儿水肿、胎儿生长受限及胎盘增大变厚等。

心理护理

孕妇在产检确诊为梅毒时,主要担心胎儿感染,会出现紧张、焦急、怨恨、委屈等情绪,怕被家人冷落,怕被其他人知道。表现极度痛苦、烦躁不安。可进行知识宣教,以缓解孕妇情绪,调整孕妇心态。

特殊注意事项

由于病原体可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故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

预防

妊娠合并梅毒常引起严重的产科合并症、胎儿合并症及新生儿合并症,所以妊娠合并梅毒的预防会直接关系到胎儿及新生儿的预后,因此妊娠合并梅毒的预防很重要。建议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定期孕检可有效预防此病。

早期筛查

妊娠合并梅毒属高危妊娠,梅毒对妊娠危害严重,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因此,对所有孕妇均应在首次产检时(妊娠前三个月)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妊娠合并梅毒以潜伏梅毒多见,诊断强调血清学筛查。

预防措施

加强婚前教育

由于95%的梅毒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应加大婚前教育力度,让婚前青年了解梅毒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RPR筛查目的,使其自觉杜绝本病的发生,减少感染的机会。

加强婚后指导

婚后避免不洁的性生活,有反复流产、不孕者应及时查RPR。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

产前检查应注意皮肤黏膜、会阴部、肛门等有无皮肤黏膜损害;有无组织器官树胶肿;心脏神经系统有无受累;以判断梅毒的病期,协助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0-73.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樊尚荣,梁丽芬.2015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续)——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15(27):3260-3264.

[4]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5):365-372.

[5]樊尚荣.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2):158-160.

[6]沈铿,马丁,狄文等.妇产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81-283.

[7]薛如君,张锡宝.中外最新梅毒指南的解读.比较及更新内容[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7(01):52-56.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606.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