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邻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孢子丝菌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病,多由外伤而感染,主要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偶尔侵犯黏膜、肺、脑膜、骨骼、关节和其他脏器,常于皮肤轻微外伤后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质而发病,故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Sporotrichosis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肾炎、睾丸附睾炎、乳腺炎 治疗周期: 需要3~6个月连续治疗 临床症状: 皮肤化脓、溃烂及渗出 好发人群: 农民、园林工作者及易被金属锐器、树枝等刺伤皮肤的人 常用药物: 伊曲康唑、碘化钾、两性霉素B 常用检查: 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 疾病分类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最常见,又称树胶肿型孢子丝菌病,多是由于真菌由外伤处植入,好发于手指或腕部,常无自觉症状。
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
损害一般只固定于损伤部位,好发于面、颈、躯干等处,而不沿淋巴管向外传播。
皮肤黏膜孢子丝菌病
此型少见,偶可继发于全身播散。
皮外及播散性孢子丝菌病
骨、骨膜及滑膜孢子丝菌病
多由皮下组织病变波及骨膜、滑膜,常累及骨质,可发生于掌指骨、跖趾骨及尺骨、股骨等。
眼孢子丝菌病
眼孢子丝菌所引起的感染很少见,临床上早期不易诊断。
系统性孢子丝菌病
患者往往合并免疫受损性基础疾病。
孢子丝菌脑膜炎
极少见,可出现头痛、眩晕、精神症状,脑脊液培养可有孢子丝菌生长。
肺孢子丝菌病
慢性空洞型
多数由肺炎型病变迁延而致,肺内结节性病灶融合、软化。
淋巴结病变型
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该病起病较急,以干咳为起始症状。
病因孢子丝菌病的病因是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所引起,申克孢子丝菌为一种土壤、木材及植物的腐生菌。
主要病因孢子丝菌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上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系统感染可由皮肤型所引起,人与人之间甚少直接传播。当孢子丝菌由损伤处进入组织,即可引起局部化脓性病变。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损害局限于侵入部位附近者,即成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有些沿淋巴管蔓延,呈带状分布,系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也有少数病例由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引起系统性孢子丝菌病。
流行病学孢子丝菌病广布于世界各地,可呈地方性流行,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本病,已先后报告千例以上。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10天婴儿到80岁以上老人都可发病。常见于农民、园林工作者及易被金属锐器、树枝等刺伤皮肤的人,有的厂矿甚至以职业病形式发生局限性流行,特别是造纸厂和煤矿尤为多见。申克孢子丝菌见于全球温带至热带气候地区,孢子丝菌病也常见于中国某些省份,幼儿病例占比大约20%。感染原申克孢子丝菌存在于多种生态环境中,包括泥炭藓、腐朽木材和其他植被、干草和泥土。因此,因职业或业余爱好而需接触这种环境的人群最常发生感染。
传播途径孢子丝菌病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上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
好发人群农民、园林工作者。
易被金属锐器、树枝等刺伤皮肤的工人。
造纸厂和煤矿工人。
症状孢子丝菌病的典型症状是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可引起化脓、溃烂及渗出,也可侵犯黏膜、肺、脑膜、骨骼、关节和其他脏器,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又称树胶肿型孢子丝菌病,最常见,真菌由外伤处植入,局部出现小而硬、可推动的无痛性皮下结节,呈红、紫或黑色,有时初起即为溃疡。好发于指部或腕部,损害沿淋巴管排列,自觉症状不明显。
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
损害固定于损伤部位,而不沿淋巴管向外传播,称为固定型,约占皮肤型的30%,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损害呈多形性,除结节外,亦可表现为毛囊性脓疱、斑块、疣状损害、肿瘤状损害及溃疡等,直径约1~3cm。以上损害多无特异性,不易确诊,病期往往较长。
皮肤黏膜孢子丝菌病
较少见,发生于口腔、咽喉部或鼻部,初起为红斑、溃疡或化脓性损害,后变成肉芽肿性赘生物或乳头瘤样损害,偶可继发于全身播散。
皮外及播散性孢子丝菌病
骨、骨膜及滑膜孢子丝菌病
皮外型中80%是骨孢子丝菌病,且多有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也可波及骨膜及滑膜致损毁性关节炎。关节孢子丝菌病可致肿痛及运动受限,并常有关节腔积液,穿刺液可培养出孢子丝菌。
眼孢子丝菌病
波及眼睑、泪囊、结膜者占2/3,70%无其它部位孢子丝菌病,故属原发感染,且很少有附近淋巴结病变。
系统性孢子丝菌病
较少见,主要发生在糖尿病、结节病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此型较皮肤型含菌量更多,病理切片更易找到菌。可由血源播散而波及皮肤、骨骼或肌肉,也可致肾炎、睾丸附睾炎、乳腺炎,偶可波及肝、脾、胰腺、甲状腺及心肌等,播散时常发生高热、厌食、体重减轻及关节僵直等。
孢子丝菌脑膜炎
极少见,可致眩晕、头痛、精神错乱、体重减轻等。
肺孢子丝菌病
主要由吸入孢子而发病,有咳嗽、发热症状,并出现结节损害、薄壁空洞、纤维化及胸腔积液,可分为两型。
慢性空洞型
病程如其他肺真菌病,起病为急性肺炎或支气管炎伴发热、咳嗽、乏力等,有时变成慢性肺炎,有结节性损害、薄壁空洞、纤维化及胸水时才被重视,发展严重时空洞增多,出现干酪样坏死而致死。
淋巴结病变型
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可先被波及,有时可致支气管堵塞或自愈,常误诊为原发型肺结核。
并发症系统性孢子丝菌病可由血源播散而波及皮肤、骨骼或肌肉,也可导致肾炎、睾丸附睾炎、乳腺炎,偶可波及肝、脾、胰腺、甲状腺及心肌等,播散时常发生高热、厌食、体重减轻及关节僵直等。
就医孢子丝菌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控制病情、避免加重、改善症状极其重要,对于有疑似感染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当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出现慢性感染、化脓、溃烂及渗出,需要及时就诊。由于本病也可侵犯黏膜、肺、脑膜、骨骼、关节和其他脏器,引起相应临床症状,要提高警惕。
已经确诊孢子丝菌病的患者,若出现高热、厌食、体重减轻及关节僵直等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如咳嗽、乏力、高热、厌食、体重减轻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呼吸科、感染科等。
医生询问病情因什么来就诊?
皮疹长了多久?长在什么位置?
从事什么职业?
皮疹处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瘙痒、疼痛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无外伤史?
有没有咳嗽、乏力、高热、厌食、体重减轻、关节僵直等症状?
需要做的检查真菌培养
是诊断孢子丝菌病的金标准,也是最敏感的方法。从病损处抽吸的物质、组织活检标本、痰或体液接种到萨布罗右旋糖琼脂上,并在室温下培养,孢子丝菌通常在一到数周内出现生长。镜检可见2μm直径的细长分隔、分支的菌丝,分生孢子柄从菌丝两侧分出,与菌丝成直角。
组织病理学检查
其组织病理学特征通常为肉芽肿和化脓性病变的混合相。淋巴管上的结节较原发损害更具有特征性,其浸润分为三层,中央为化脓层,外为结核样层,周围为梅毒样层。化脓层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结核样层有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梅毒样层包括淋巴细胞和浆细胞,PAS染色可见星状小体。
诊断标准孢子丝菌病根据临床特点、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多数可以做出诊断。诊断可依据以下几条:
患者主要是农民或从事园林工作者,病前常有外伤史;
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
出现各临床类型的皮损特点,如固定型,出现卫星状损害等;
皮损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申克氏孢子丝菌阳性;
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可见星状体。
鉴别诊断从本病临床特点,结合真菌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兔热病、炭疽及其它细菌性疾病相鉴别。一般从临床看,后述各病的发病较急,真菌及血清学检查也可鉴别;对其它真菌病,如着色真菌病、芽生菌病、足菌肿、副球孢子菌病及肉芽肿性毛癣菌病等,均可由临床及实验室真菌检查等进行鉴别;对梅毒树胶肿、皮肤结核、脓皮病、马鼻疽、溴疹等,可由临床结合真菌检查及血清学检查来鉴别。此外,尚应与结节病、肿瘤等相鉴别。
治疗孢子丝菌病以全身治疗为主,单纯局部治疗无明显效果。注意防止外伤,一旦皮肤外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卫生,以免感染孢子丝菌。病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尤是播散型,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治疗周期 孢子丝菌病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周期不一样,通常需要3~6个月连续治疗。 药物治疗10%碘化钾溶液
为首选药物,口服,饭后服药,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如病人可以耐受,治疗应延长至临床治愈后4~6周,以防复发。
伊曲康唑胶囊
治疗皮肤淋巴管型和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效果好,一般需连续3~6个月。
特比萘芬
为抗真菌药物,可起到杀菌作用,可用来治疗本病,一般需连续口服或外用3个月。
5-氟尿嘧啶
为一种化疗药物,可用于治疗本病,可与酮康唑合用。
两性霉素B
适用以上药物治疗无效者,严重及播散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可静脉输入,还可配成0.25%的溶液于局部损害内注射。
手术治疗局部损害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对固定型皮损患者,如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皮损局限、周围纤维组织包裹明显,可配合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温热疗法
可用45℃电热器局部加温,每日3次,每次30~60分钟。
冷冻治疗
局部液氮治疗,尤其适用于孤立小型损害者。
预后肺孢子丝菌病局限于肺门淋巴结者,部分可不治而自行消散。肺实质性病变严重或播散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常持续发展,不积极治疗可危及生命。
能否治愈孢子丝菌病经积极治疗后通常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孢子丝菌病患者如果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孢子丝菌病患者在治疗刚开始,至少每一个月复诊一次,治愈后可无需复诊。
饮食 饮食调理饮食上不需要特殊忌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患者应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护理孢子丝菌病患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疾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日常护理高危人群应当戴手套工作,防止皮肤外伤。
皮肤一旦受伤,应及时清洗、消毒,并涂布碘酊等药物。
在饭中或饭后服药,避免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以达到最佳疗效。
病情监测注意观察药物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对应的治疗。
如果患者皮损较前增多或者生长迅速,也需要及时复诊。
预防申克孢子丝菌是腐生真菌,可污染土壤、树木、动物皮毛、水等,人常因外伤接触致病,因此应注意避免外伤,有助于预防孢子丝菌病。
预防措施注意保护皮肤,勿接触腐烂草木,勿刺伤皮肤。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9-581.
[2]陈裕充.孢子丝菌病[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3(004):233-241.
[3]张建东,林俊萍.皮肤型孢子丝菌病316例临床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4).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729.html